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花屋湘军传奇> 第15章 百战老兵

第15章 百战老兵

r />   世职的荣耀,提督的高位,如同华美的锦袍披在身上,却无法温暖那深藏在心底的、被无数牺牲和离别反复冲刷出的冰冷沟壑。

  这柄破刀,比那些冰冷的圣旨和官印,更能触及他灵魂深处那个百战余生的老兵。

  庆功宴的喧嚣尚未散尽,一份来自西北的紧急调令,已悄然放在了刘松山的案头。

  发令者,是那位以刚毅果决、锐意西进着称的陕甘总督——左宗棠。

  调令措辞简洁而凝重:

  “粤省虽重,然西北危殆尤甚。回乱日炽,马化龙等盘踞金积堡,荼毒生灵,断我陇右,势成国患。

  松山忠勇宿将,百炼成钢,麾下老湘营,国家干城。

  着即卸广东陆路提督任,星夜兼程,率所部老湘营精锐赴陕北延绥镇听调。整军经武,储粮秣马,为大军进剿陇北、荡平金积堡之先锋!社稷安危,西北生民,尽托于君,望勿辞艰辛,速速启程!”

  陕北的冬月,寒风如刀。凛冽的西北风毫无遮拦地掠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脊梁,发出呜呜的嘶吼,卷起漫天的黄尘。

  刘松山裹紧了身上厚重的棉斗篷,策马伫立在一处高耸的塬顶之上。

  他身后,是正在紧张操练的老湘营将士。

  整齐的号子声、兵刃破风声、火铳射击声,在这空旷苍凉的高原上回荡,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质感。

  远处,蜿蜒的山道上,民夫们如同蝼蚁般,在清军军官的呵斥下,艰难地推拉着满载粮草军械的大车,源源不断地运往设在山坳里的几座巨大营仓。

  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黄土气息和一种大战将至的肃杀。

  寒风卷起刘松山斗篷的下摆,拍打着他冰冷的铁甲。

  他极目西望,视线越过脚下这片被风沙侵蚀得支离破碎的苍黄土地,投向那更加遥远、更加迷蒙的西北天际。

  那里,是甘肃,是宁夏,是左帅口中马化龙等回军首领盘踞的金积堡。

  前路,是比太平军更剽悍、比捻军更坚韧、且占据地利人和的强敌,是比江南水网、中原平原更加酷烈、更加陌生的战场。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那柄陪伴他从小兵到提督、布满缺口的佩刀,入手是熟悉的冰凉与沉重。

  指尖抚过刀身上一道最深的凹痕,那是高家渡血战时,与捻军悍将马刀猛烈碰撞留下的印记。

  一幕幕血火交织的往事在眼前飞速闪过:湘乡田埂上的草鞋,寨墙上的第一抹血光,景德镇窑场的断壁残垣,徽州城头的猎猎旌旗,肃州戈壁的落日孤烟,徒骇河畔的震天杀声……无数倒下的身影,有恩主王錱,有血战同袍,有无数叫不出名字的士卒,他们的面孔在记忆的硝烟中浮现又模糊。

  将军百战,甲胄已冷。世职的荣耀,提督的高位,如同这高原上的浮云,聚散无常。

  唯有这握刀的手,掌心感受着刀柄粗糙的纹路和自身血脉的搏动,依然滚烫如初。

  他缓缓收回目光,投向身后那片在寒风中肃立、如同钢铁丛林般的老湘营方阵。

  年轻的、年老的、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都刻着风霜,眼神却是一样的坚毅。

  这面残破而骄傲的旗帜,这班百战余生的老兄弟,才是他真正的根基,是他滚烫血脉的源泉。

  “整军!备粮!”刘松山的声音不高,却像金铁交鸣,穿透呼啸的寒风,清晰地传入身后诸将耳中,“开春,兵发陇北!” 命令斩钉截铁。

  寒风依旧凛冽,卷动他花白的鬓发和身后那面残破却依旧倔强飘扬的老湘营战旗,猎猎作响。

  将军的身影挺立如高原上的古岩,目光如刀,直指西北那片孕育着更大风暴的苍茫烟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