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第17章 长白山之行

第17章 长白山之行

尖的星光渐渐敛去,但那娇蛮可爱的安慰和其中蕴含的星辰般的指引,却留了下来。独一无二的印记,便是独一无二的道途凭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三太奶刚才一直没插嘴,只是眯着眼,看看被阮星若捏脸又点心的我,再看看俏生生站在那儿的阮星若,最终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整齐利落的牙齿:

  “嘿!还是咱家小星星会哄人!老姨我直来直去的惯了,就只会说‘看你小子的造化’咯!”她声音洪亮了些,刚才那点愁云瞬间被冲淡,“不过呢……”

  她探手进她那件泛着油光的坎肩里摸索着,叮叮当当一阵乱响后,掏出一个沉甸甸的、用粗布仔细捆扎好的小包裹。解开布结,里面赫然是三样东西:一支须毛虬结、沾着新鲜泥土、透着山野灵气的老山参;一朵伞盖厚实、色泽温润、肉乎乎的灵芝;还有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散发着淡淡甜香和梅花清冷气息的小包——正是她自制的梅花糖。

  “喏,娃娃,拿着!”胡三太奶把这东北三样塞进我怀里,“老婆子我也不能光耍嘴皮子不亮家伙事儿!老山参、灵芝,咱东北这旮沓的土里长出来的精气神儿!还有这梅花糖,老姨我拿后山雪水熬的,带着点清气儿,吃着不腻歪!”

  “也别费心猜这些玩意儿有啥大神通了,” 她狡黠地眯着眼打断,那样子活像用松果逗弄小松鼠的山精,“就当是咱老姨给你这‘独一无二命格’的小子,压箱底的‘土特产’!拿着吧,兴许……啥时候就用上了呢?”:

  灰烬在意识深处似乎嗤了一声,像是散了场的剧场里残留的回音,又带着点“该散场了省得讨嫌”的玩味。它的话语若有若无地飘出来,那股虚无劲儿半点不少:

  “啧,散场锣响了!拿稳你的‘土特产’,木头。回头‘飘’累了,嚼两口老参片提神,别指望我这把破钥匙还有‘开门’服务的兴致。”它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事不关己的看戏味,“至于成神?哈!‘没定数’多好?像我这滩渣滓似的混出个‘定数’来才叫惨……不过对你嘛……也未必是啥坏事?”声音迅速淡去,重新沉寂在那片死亡的荒芜里。

  胡三太奶听着灰烬的“告别词”,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翻了个老大的白眼,冲着我的脑袋方向点了点:“瞧瞧,这玩意儿……死透了都带着股讨债鬼的味儿!”她拍着坎肩上的灰,又变回了那个爽利无比的山野精怪模样,“甭听它聒噪!拿了东西,赶紧领着你家这小星星该干嘛干嘛去!老婆子我还得巡山去,瞅瞅谁家崽子又糟蹋我的新鲜菌子呢!”

  阮星若掩着小嘴笑,眼波流转间星辉点点,轻轻拽了一下我的头发(这次力气小多了):“听见没,木头?咱们该走了,别耽误老姨当她的‘山大王’!”她转向胡三太奶,那点娇蛮立刻换上了对长辈的乖巧伶俐,甚至还悄悄眨了眨眼睛:“老姨放心,下回他来,保管带满满一包最正宗的楚地桂花糖!保证比他的‘飘忽病’还沉实!”

  胡三太奶被小星星逗得哈哈大笑,露着她那口齐整的牙:“小妮子精怪!行啦行啦,快走吧!看得老婆子牙酸!”她大大咧咧地挥着手,仿佛刚才那些关于成圣、升格的沉重话题从未存在过。“好好过你们的日子!记住了,自个儿的路踏实踩!什么神不神的……切,”她嗤笑一声,带着看透世情的豁达,“真修成了老母鸡抱崽子的自在,那也是活该!修不成嘛……老婆子我这口缸里的糖渣子都够嚼了!省得跑去掺和天道那些个讨嫌事!”她那副“爱咋咋地,老娘不稀罕”的模样活灵活现,转身就打算溜达进更深的密林。

  看着她即将远去的背影,我和星若不约而同地微微躬身:“老姨保重!”

  胡三太奶没回头,只是背对着我们,潇洒地扬了扬干枯但有力的手,像赶鸭子似的:“去吧去吧!腻腻歪歪作甚!”

  怀里还残留着老山参的泥土气息、灵芝的暖香和梅花糖的清冷甜香。这份沉甸甸的、带着东北山林鲜活生命力的“土特产”,与心口那份被星若星光点亮的“独一无二”的印记,似乎悄然呼应。身边,星若娇俏的身影轻轻依偎,星光朦胧地在她周身浮动,仿佛随时能拉出一条通向未知的、闪耀着的路。

  “走啦,木头!”她晃了晃我的胳膊,眼中是催促,更是期待。脚下的土路似乎蔓延开,通往那只有彼此才能理解、也只有他们才能并肩跋涉的独特命运。

  再抬眼看时,胡三太奶的身影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参天古木之间,连个衣角都看不见了,只有林涛声沙沙作响,像是她那洒落不羁、随缘自在的笑声。

  星若拉着我的手,指尖星光跳跃:“回家咯!回去想想,下次该给‘木头’脑袋上绑点啥,才能让他飘高点?嗯……用天河飘带怎么样?”

  “……”

  风声在林梢打着旋儿,裹着梅花糖最后一丝余味。一段奇特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