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钱主任的安排,全公社头一遭
金家人他深吸一口气,淡然说:
“您好,我是钱总队、哦,就是你们的钱主任的手下,我叫楼小光,现在在海滨市国营第二饭店上班。”
金海闻讯而来。
他和家族几个兄弟一起来的。
看到楼小光年纪轻轻的样子几个人心里犯嘀咕,可一听楼小光的自我介绍又赶紧郑重对待。
这可是钱主任的手下,这可是国营第二饭店的厨师。
他们当中没有人去过海滨市的国营第二饭店吃饭,在他们眼里,那是至少公社领导级别才能去的地方。
楼小光将挂在摩托车上的帆布包摘下来,说道:“里面是我提前准备的一些菜肴,你们找盘子放好,我还要回锅进行二次加工。”
“另外麻烦主家给我找个房间换衣服,我得准备开工了。”
金海恭敬地双手递烟:“请,师傅您这里请。”
楼小光摆手谢绝卷烟。
他带上自己的帆布包去换衣服。
钱进准备的大帆布包交给了梁二妹。
梁二妹带人打开,定睛一看纷纷惊呼:“呵!”
金海搓着手说:“你们大惊小怪什么?还不赶紧给人家——嘿哟,牛逼!”
塑料袋里油乎乎的菜肴露出面孔。
全是硬菜!
梁二妹带着人手忙脚乱地解开塑料袋。
一袋菜一个盘子。
她赞叹道:“国营饭店的厨师就是讲究,就是不一般,你们看看人家都给咱提前准备好了。”
“这烧鸡真肥,肚子好鼓……”
打开一看,里面塞了满满的香菇。
香菇吸满了鸡油变得油汪汪,让金海家亲戚面面相觑:“烧鸡还有这个做法呢?”
随后楼小光走出来。
头戴厨师帽、身穿厨师服,脚上是国营第二饭店配备的水靴。
浑身上下一片白。
本来因为他年轻而对他水平有所疑虑的金家人此时唯有敬重。
有人开始低声赞叹:“秤砣虽小压千斤啊。”
楼小光又将两套刀具拿出来。
新式刀具摆开,更引得不少人来围观。
他们家里做饭都是一把刀,哪里见过这么多样式非凡的刀具?
晨雾飘荡,晨曦渐亮。
太阳升起来了。
钱进在供销社忙到了九点钟才出发,张爱军骑着摩托车回来接他,把他接到了金海家里。
他打眼一看,今天金海穿着崭新的藏蓝涤卡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两枝塑料花,花茎上还缠着红绸带。
看到钱进到来,他快步上来伸出双手:“钱主任您来了?快快快,里面坐,金龙你陪着我们主任去喝茶。”
钱进摆手:“不用管我,你们忙你们的,今天吉时是什么时候?”
金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现在结婚不讲究那么多,待会看司机怎么跑吧。”
现在结婚甚至不办婚礼。
国家倡导全社会节俭,普通人家结婚就是男方用自行车把媳妇拉回来,条件差的是用个小推车把媳妇推回来。
甚至没有喜宴,新人对领袖像和父母鞠躬,左邻右舍和亲戚们来了做个见证即可。
金海这身份在农村属于体面人,所以他家儿子的婚礼办的隆重。
却也隆重的有限,现在没有什么传统活动,派车带着彩礼去接媳妇,接回来就开饭。
但这已经足够叫生产队的其他人家仰望了,钱进听到金家有人说:
“咱生产队头一次出动小货车去接人,上次队长家闺女出嫁,也只是来了一辆摩托车……”
临近中午,生产队的孩子们忽然喊叫着从村口跑进来:
“来了来了!”
远处土路上,一辆解放牌小货车披红挂彩地缓缓驶来。
这辆不算新的小货车的车头绑着大红绸花,反光镜上系着红布条,驾驶室玻璃上贴着剪纸喜字,被春风吹得扑簌簌响。
钱进放下茶杯走出来,整了整胸前的党员徽章。
他今天特意换上了当初去给海关讲课时候那件灰呢子中山装,口袋里别着两支钢笔,一支红的,一支金的——这是当证婚人的体面。
金海郑重的邀请了他给新人当证婚人。
小货车“嘎吱”一声停在家门口。
车厢里,三转一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永久牌自行车系着红绸,蝴蝶牌缝纫机盖着红布,金陵牌手表躺在玻璃盒里,红灯牌收音机扎着红绳。
十六条腿的家具整齐地码在车厢两侧——四把折叠椅、一张方桌、一个三门衣柜和一张双人床,漆色还新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