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科幻灵异>科技入侵现代> 第213章 点燃整个世界

第213章 点燃整个世界

/>   人类思想碰撞是一方面,科技则是另外一方面。

  在这个时空,用卫星互联网取代光纤,直接走高频太空发射的技术路线反哺现代。

  等技术成熟之后,在月球背面塞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搞万能神谕,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意提问,从平凡到深奥。

  林燃现在也没料到会有GPT这样的技术路线,更想不到会有Deepseek这种只要几张显卡就能给触及灵魂回答的玩意。

  不过哪怕是微软小冰,对于60年代的民众来说,也和林燃预测的技术奇点人工智能差不多了。

  只是林燃没想到,未来南美的革命者们有事要问D老师,霓虹的赤潮也要问D老师,阿美莉卡的抗争者同样如此,甚至华国的.

  想找到教授留下来的宝藏吗?就来月球背面吧!什么星际大航海时代啊。

  哪怕没有苏俄登月,光是挖掘教授留下的宝藏,足以让这些国家疯狂投入航天技术。

  要知道,林燃可是放在了月球背面。

  他们要完成月球背面着陆,长时间滞留寻找,再加返回地球。

  “寻找教授的宝藏。”

  林燃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世界低语,在月球前沿埋下诱饵。

  等苏俄完蛋,投入航天没兴趣,对走出地球没兴趣,光靠美元潮汐就能肆意收割全世界,那我给你们找一个理由,一个足够让地球人疯狂的理由。

  国家将竞相追逐,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奇迹,将资源投入太空。

  至于等人类到了月球背面探索,他再搬到火星上就好了,等人类能大规模探索火星,那时候星际时代已经开始了,也就不需要噱头了。

  从文化到科技,全面点燃这个时空。

  这么做之后,整个世界的技术路线也会完全被带到一个林燃自己都无法把握的方向上去。

  “伦道夫,真是糟糕的一年。”霍克海默教授年纪愈发大了,圣诞节前林燃去看他的时候特意带了自己的著作《系统性种族主义:一个压迫理论》。

  霍克海默教授接过书之后和林燃抱怨道:“我不想看到战争,可是无法避免战争的出现。每天看着战争的消息,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都觉得糟糕透了。”

  他接过林燃的书之后说道:“好名字,确实也符合你的思想。”

  林燃这次要提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一个压迫理论》是批判性种族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原本也属于法兰克福学派的一支,以批判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认为基于各种身份的不平等,包括了种族、阶级、性别、国籍、残障等,这些相互关联组合产生的压迫。

  原书主要是剖析白人对黑人的压迫,很少把视野聚焦在其他少数族裔身上,而林燃增加了针对华人部分,同时还增加了一部分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里的内容。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原本出版于1971年,系统性描述了拉丁美洲是如何被剥削掏空的。)

  内容的丰富,后世信息的丰富多元化,使得这本书显得更加厚重丰满,作为理论本身,论据要夯实得多。

  可以这么说,有了这本著作在手,但凡未来驴党想在阿美利肯搞LGBT,搞种族平等,林燃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理论层面的祖师爷。

  霍克海默教授没看,他光是看目录就知道林燃要讲什么,这也符合林燃在接受采访所表现出来的倾向。

  他感慨道:“伦道夫,这本书只要写的还算过得去,马丁路德金肯定会拿来当成理论武器。

  而林登·约翰逊也会拿来大做文章,作为他任期内民权领域杰出的理论成果。

  甚至等到未来象党的候选人上台,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那么保守,也同样尊重民权,尊重种族平等,同样得把你奉为座上宾。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霍克海默确实很感慨,自己当年不过是看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和NAZI德意志人不对付,所以想着搭把手。

  结果没想到,对方在短短几年内,做出如此大的成就,哪怕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都愿意尊其为意见领袖。

  要知道,在学派内部,权力结构是很松散的。他是创始人,不代表能够把手里的权力顺利交接给自己的学生。

  但林燃光是凭名字,就能获得学派各方大佬的认可,甚至都不需要见面。

  同样,如果换别人写这样的书,在刚写出来的时候不但不会获得名誉,可能连出版都无法出版,像早期《血管》在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都不能出版。

  “因为我写的好?”林燃习惯性自我吹捧道。

  霍克海默微笑着说道:“不,因为是你写的,伦道夫,人创造的理论能够为其增加名誉,同样的人也能为理论增光添彩。

  而仅仅是因为它是你写的,所以就会自然被视为民权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你放在这吧,我帮你改改,改完我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我也能回法兰克福养老了。”

  林燃喃喃道:“教授,你要走了?”

  他突然有种巨大的失落感席卷而来,从记载中看,霍克海默会在1973年去世,也就意味着他离去世还有八年时间。

  林燃很清楚,如果不是有霍克海默,自己在60年代的起步肯定要艰难很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