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赵大发白眼道

  赵大发白眼道:“中华烟没啦,只有牡丹烟要吗?”

  李大力毫不犹豫地答应道:“行啊,要!这盒利群的钱够抽好几包了。”

  赵大发心想这些人工资比自己高但更需要烟,于是和李大力去厕所抽烟。

  门口有几个人轮流抽一根烟。看到这一幕,让从未经历过的小辈觉得很新鲜。

  赵大发感叹这时代的厕所比火车厢还长,烟还没抽完,便因难闻味道出去。

  午休时间短暂,下午的课变得有趣些。老师讲起了各种历史事件,令人震撼。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抓到的反动派上万。这些内容以前都不知道。

  经过一周,分得越来越少,从两个窝头变成了只有一个。下课,赵大发去了常老师办公室。

  他敲开门,“常老师,您忙不忙?”

  “不忙进来。”

  常老师挥手示意。

  “常老师来支烟”

  ,赵大发递过中华,并放盒子在桌。“我请假两个小时左右可以不?”

  常老师随手开了张条说:“去吧,三个小时回来就行”

  。

  赵大发疑惑常老师为啥没问他理由,没想到回答却是那么直接。

  “除了买烟还能干啥?你们那些借口多假”

  。赵大发愣了一下。

  李明站在门口喊着:“大发干嘛去了,我找半天,食堂都快没好吃的了。”

  赵大发回答正在请事假准备出去一趟。

  其他同事得知烟不多,让赵大发帮带回去。

  赵大发开玩笑地说道:“我费劲申请假期,花了好几个香烟呢”

  ,意欲减轻损失。没想到同事不信他真会这样做。

  赵大发继续开着玩笑并承认了谎言。李大力发现被骗之后生气地说: “你怎么这么坏啊?”

  。

  食堂里其他人议论赵大发刚才的行为,认为是在撒谎。

  刘继军笑着评价道:"赵大发平时挺精明的, 今天竟然干这种傻事儿?"

  面对嘲讽与怀疑,最终赵大发只能配合着承认错误。

  回到办公室拿到钱和票据,他想着怎样减少自己的负担。骑车途中饿了就从空间拿出烤鸭充饥,又吃了点烤肉才撑下去。接着去买烟和酒。最后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满载归来。

  赵大发带着东西顺利出了大门,前往县城购买物资。到了县城买了10条烟,分给了宿舍的大哥们。一路上哼哼着歌,心里高兴。

  到了供销社,赵大发拿着一堆烟草券交过去,工作人员帮他清点清楚。然后迅速取回了所要的东西,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仿佛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改写的文本:

  张大力默默地等待着,不敢跟那年轻售货员争嘴取乐。过去看过不少故事里头的主角都会在初次遇到女服务员时打趣调侃,然而在这个时代可不能这么干。只要女人不高兴,随便一句“耍流氓”

  就可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罪名范围广泛得让你百口莫辩。

  他再次来到县城唯一的国营饭店,要了20个玉米面馒头,红烧肉和烤肉是自己的存货舍不得拿出来。他又点了一道整盆的小鸡炖蘑菇,毕竟这是性价比最高的菜肴了。

  装饭的问题?再去一趟供销社买了个可以装汤水的大罐子。这时代罐类器物不需要配给票证就能买到。一个十斤容量的陶坛正好能把饭菜装得满满当当。回去的时候张大力并不着急赶路,慢悠悠骑车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靠近宿舍前,先把自行车放进了特殊空间中,再将陶坛拿了出来放入背篓,取出几瓶二锅头酒、二斤花生米、馒头以及十条香烟。

  等张大力回到宿舍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其他人都应该正在上课,于是他把买来的东西安置好,躺在床上靠着厚实的被子看书。看着手中的连环画册让他感到有趣不已。

  不知道过了多久……

  一阵开门的声音打破了安静。李强进屋就问:“老张,买了什么好吃的呀?”

  张大利穿着鞋子站在地下说:“保证让大哥你吃到满意。”

  边说还边指挥起来,“小李你去找几个同学过来一起吃,王哥去食堂借个盆。”

  过了一会大家都陆续到了。只见刘涛在桌子上摆好了酒与花生米。李华则伸手想去拿酒瓶,但张大利抢先一步接过酒,说如果他还想再进被窝就得先解决喝酒的问题。

  他们继续聊了下去,并约定谁也不提这事就好。刘刚提出今后会请张大利吃饭。而高远则承诺,将来自己去市局办事时,他们会回请。张大力对此欣然接受,笑着说这次算是自己做东。

  第二天一大早,李强准备动身上班时问是否需要帮忙。 张大利感激地回答暂时不需要任何援助。 看着他整理完物品离去后, 张大力决定今天自己请假出去改善生活。

  冬季即将来临,气候越来越寒冷,学员们逐渐请假回家了。 沿途的人们都换上了蓝色的大衣,只有张大力穿的黄色军绿色棉大衣。 那件衣服是朋友送来礼物。 深夜,在温暖的寝室里,张大力躺床上回忆过去几周发生的事,并盘算接下来该怎么办。他知道这段时间内很多人因为粮食短缺选择离开这里。

  1960年末,全国正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