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电动摩托车

  "充电大约需花费6小时左右。

  此外,预计在一年之后,电池效能会逐渐减弱。

  "

  "当然,上述都是基于初步的预估结果,实际操作中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测试。

  " 人们听了后都感到十分吃惊,这些数据听来简直不可思议。

  "高阳同志,这种电池的实际性能是否可靠呢?" 刘部长面带狐疑之色问道。

  "哈哈哈,刘部长,请不要怀疑。

  这种电池是我最新的研究成果,它的性能超过了市面上所有的同类产品!"

  "无论是在储存电能的能力上,还是在使用寿命上,或是其它性能方面,它都是领先的,这一点我完全可以向您保证!"

  "那么,高阳同志,我们是否能够现场测试一下?" 李明亮副部长问道。

  "可以!"

  接着,高阳向李明亮介绍了骑行的关键技巧,而李明亮很快便学会了如何操控车辆。

  不久之后,他就能熟练地驾乘着电动摩托车飞速前进。

  在周围兜了一圈回来后,李明亮停下摩托车,对他的旧座驾略感不满:"老实说,我现在都有些想丢掉自己的车,改骑这辆回去了。

  "

  "小李,你先别急着换车,倒是说说看,咱们是否有希望将这辆车推广出售?" 刘部长并未因李明亮对旧车的态度而分神,立即追问道。

  李明亮思考了一会儿,先是摇了摇头,紧接着又点了点头。

  刘部长与比副部长交换了一个困惑的眼神,都无法理解李明亮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刘部长着急地说:"嗨,小李,你就别吊我们胃口了,直接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吧!" 然而李明亮没有直接回答刘部长的问题,而是转向高阳问道:

  "高阳,我这样称呼你没问题吧?"

  "当然可以!" 高阳笑着回应道。

  "作为这款车的设计师,对于其市场前景你有什么见解吗?能分享一些想法么?" "副部长这是在考察我啊?" 高阳带着些许戏谑说道。

  李明亮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稍作沉思后,高阳说道:"如果真的要把电动摩托车推出海外市场,我认为最合适的目标地区是欧洲,而像美洲那边则可能不太适用!"

  "为何不适呢?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李明亮听得饶有兴致,追问到。

  高阳略带不满地扫了一眼李明亮,不知道为什么,尽管这是他俩初次见面,高阳和李明亮之间却没有丝毫距离感。

  高阳心中并没有因为他官阶高于己便感到任何拘束,仿佛两人是长久以来的老友一样。

  难不成这就是人们说的‘一见如故’?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高阳不由得一阵冷战,急忙摆脱这样的联想。

  随后,他严肃回答:"美利坚合众国的陆地总面积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我们,但其人口密度较小,且民众最为常用的交通方式是私家车。

  "

  "我们的这款电动摩托车虽有不错的续航能力,但在那里恐怕不会非常受欢迎!"

  “可别这么说,欧洲的情况不同,那里富有的人众多,而且各国的领土相对狭小。”

  “我们这款车辆在当地应该会有不错的前景,毕竟电动车相比燃油车更经济实用。”

  高阳发表完看法后,李明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说得对!高阳,你分析得很到位,与我的思路相同,但让我有些担忧的是:我们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国际市场的期望?”

  李明亮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大国出品”

  还不是一个广受认可的品牌概念。

  在许多外国人眼中,龙国还属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那么大国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吗?”

  面对这个问题,高阳陷入沉思,不久便有所领悟。

  “其实在这一点上有解决之道。”

  “哦?说说看。”

  李明亮好奇地问道。

  高阳注视着李明亮,坚定地说出了两个字:“ ** !”

  李明亮眼前一亮,面带笑意地回应道:

  “好主意,以 ** 作为市场切入口,若在 ** 打开局面,就能影响英国乃至更远的地方……”

  话越说越起劲,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倍。

  “这样可行吗?”

  有人询问道。

  “可行,但具体的计划仍需详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