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第411章 李白:臣,遵旨!

第411章 李白:臣,遵旨!

  ……

  【叮!本场考试形式不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儒学经典阐释(包括不限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

  诗词创作(包括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诗歌体裁)

  政经策论撰写(包括不限于国家政治、农业、商业、盐铁、田地等各个领域)

  ……】

  【叮!基于各位考生政治背景有所差异,可根据本国,或有意向的本国历史之前的朝代政治背景进行撰写,文章最终审阅权归由对应朝代帝王所有。】

  【叮!最终成绩采取打分制,主考官和审阅该生试卷的帝王各自打分,取和。】

  【叮!考场规则如下……】

  ……

  【叮!请各位主场考生放平心态,本场考试结果不会影响尔等现实世界考试排名,考试结束后,将会遗忘这里发生的一切,回归正常轨道,还请各位以最平和的心态享受本场考试。

  最后,恭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

  在帝王们陆陆续续就坐的同时,一连串的机械音随之平静的在天地间缓缓回荡。

  那声音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原本陷入了焦虑和慌乱的主场考生竟然慢慢的在那声音中平静了下来。

  曾巩深吸了一口气,抚着胸膛慢慢稳定下来,眼底闪烁着极为复杂的情绪。

  “……原来,是神灵心血来潮的一次游戏么?”

  他看着半空中静静悬浮在四周的华贵王座。

  每当有一个帝王踏着金光铸就的阶梯气势雄浑的拂袖就座,那王座便骤然随之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辉——像是冥冥中,属于那位帝王的王朝在他身后轰然荡开!!

  他恍然间与一位陌生的帝王对上了视线。

  那帝王笑容和善的冲他微微颔首示意,目中甚至含着鼓励之色。

  曾巩浑身的血液都在那一刹那发麻了一瞬。

  在这场天才辈出的考生中,他已经将近不惑之年,比起二十岁出头或二十岁都不到的苏轼程颢等人,实在是不怎么显眼。

  但他在此前三十多年间,没有一刻像现在,没有一瞬如当下!!

  天下学子寒窗十年,毕生的理想抱负,所求为何?

  ——学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

  何其庸俗,又何其直白!!

  而如今,而如今!

  古往今来,甚至直到那看不见尽头的未来——!!

  泱泱华夏史册,所有的帝王都汇聚于此啊!!

  跟随各自帝王而来的跨界考生们尚且还好,但原本世界线北宋嘉佑二年参与这场科考的主场考生们很难绷得住啊!!

  定力不够的,直接过度激动昏死过去,然后化为星光散去,被天幕踢出里世界,茫茫然的记忆全失掉回原世界线,仍下意识怅然若失的盯着天空像是错失了一场万古未有的机缘。

  张载张开双手哈哈笑了起来,震动的泪水却不由自主的滑落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何其有幸,何其有幸啊!!”

  毕生有此一遭,死而无憾矣!!

  ……

  李隆基踏上通向王座的阶梯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情绪不明的声音。

  “陛下。”

  他回过头去。

  腰携长剑和酒壶的白袍男子收起了脸上的嬉笑和玩世不恭,静静地站在原地抬头看他。

  他说,“臣从未参加过科举,若论诗名,太原亦有王氏曾状元及第,为何是臣?”

  因家中经商,从一开始科举这条路就从未对李白打开过欢迎之门。

  而盛世大唐,早已不缺官员,朝中人才济济,天下有才之人莫非王臣,哪怕进士及第也不过八品小官,何况除了太宗和武帝时期,唐朝的科举从不糊名,就像个世家大族垄断的玩笑。

  他转而选择在长安扬名,信口吟诵便是冠盖满京华。

  状若潇洒的酒剑仙提着酒壶着白衣在繁华的长安街巷吟诗舞剑,醉了无数少女的春闺。

  掩藏在潇洒之下的,其实是他再俗气不过的渴望和愿景。

  盼望着长安城记住他,盼望着满朝堂看向他!!

  终于有一日,帝王看到了他,并隆重的亲自邀请他,走下龙椅握着他的手迎接他!!

  李白似哭似笑,舞长剑醉长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荒唐的唐玄宗,沉湎于享受不可自拔的唐玄宗——他收拢李白,可却真真的只把他当做玩物,当做闲来时逗弄助兴的鸟雀。

  搂着娇媚的贵妃赏乐,嫌乐曲不够优美,便唤来李白作诗曲助兴。

  李白紧张兴奋的将衣襟整顿得体,又急匆匆的应召而去,却在看到眼前荒诞奢靡的景色,刹那间失声无言。

  美人儿倚着帝王的胸膛言笑晏晏的瞧他,“陛下,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作诗极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