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郭桓案

sp; 【别老朱惨了,你要是当时的那些官员,你更惨。】

  【贪污本就该杀,老朱难道杀错了么?!】

  【错倒是没杀错,关键是老朱杀红了眼之后已经不分青红皂白了,冤假错案必然数不胜数。】

  【但是老朱不杀,永远威慑不了那些心存侥幸的家伙!!】

  【说的也是个道理,哎……】

  【说来说去,都怪元留下来的恶臭习性(怒火黄豆)!!】

  【老朱这时候朝中还这样事儿呢,真难以想象那个时候元朝廷到底是个什么逼样子!!(怒火黄豆)(怒火黄豆)】

  【谁说不是呢!!】

  ……

  郭桓案,是洪武一朝奠定了朱元璋残暴之名的顶级贪腐大案。

  【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开始,牵涉此案的人几乎全部处死。

  朱元璋怀疑六部之中有人勾结,将六部左右侍郎及以下皆处死。

  天幕前。

  侍郎们脸色几乎齐刷刷的一白,腿都软了。

  侍、侍郎及以下全都处死?!!!

  胆子大的,这会儿腿肚子都在哆嗦。

  胆子小的,干脆双眼一翻晕死了过去。

  朱标本也满脸愤怒,见状却也无奈的露出了一个叹息的表情。

  “爹,这、这会否有些太……”

  贪污枉法纵然让人感到愤怒,但是怎么也不至于如此啊。

  六部的官员数不胜数,这么搞,几乎全数清空,上哪招人去啊?

  朝堂岂不是停摆了?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神色森冷。

  “哼,本就该死之人,杀了不足可惜!!”

  官员可怜,他们贪污银钱大肆享受的时候,可否考虑过那些被吞掉粮食朝不保夕的黎民百姓可怜?!!

  朱元璋一想到如此,几乎就控制不住眼中满溢出来的戾气和杀意!!

  朱标迟疑的张了张嘴,于谦无声的站到他身后轻轻的扯了一下他的袖子,摇了摇头。

  贪污腐朽非同小可,况且这件事本就是元朝廷留下来的腐烂创口。

  朝中有些人,本就该清理掉了。

  且先让朱元璋出了这口气罢。

  被冤枉的人,到时候在暗中想办法保下,此时风口浪尖,恐怕说什么都没用。

  至于说清理范围这么大,会不会导致朝廷垮塌?

  你当他于谦是从哪儿回来的?

  大明王朝,没有那么脆弱。

  ……

  郭桓的这场贪污案。

  是一场涉及全国的巨大骚动。

  无数地主阶级和富人因此破产清算。

  因为此事,无数人几乎恨毒了朱元璋。

  要知道,当时能读的起书的文化人大多数家庭都不会贫苦。

  无数文人或多或少的都因此被牵连,他们的笔杆子笔耕不辍,将朱元璋谩骂成了天下共诛之的暴君。

  甚至连千年前对秦始皇的恨意都暂时放下了。

  千年前,秦始皇不肯顺酸儒的意,坚持依法治国,并且震怒的以‘焚书坑儒’来震慑天下孜孜不倦煽动各地谋反的儒生。

  因此,他被钉在记仇的儒家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谩骂了数千年。

  千年后,朱元璋不肯如贪污腐朽者的意,坚持大清洗,并且不惜杀空半个朝堂来震慑旧元朝堂残留的腐朽风气。

  因此,他被既得利益者们痛恨的再次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谩骂了又一个千年。

  埋头苦干的农民们不会写诗作赋。

  可是他们知道。

  大明建立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天幕前。

  这下不只是朝堂了。

  天下无数地主富人全都腿一软,倒地不起。

  他们喃喃起来,“不是吧……”

  有人崩溃了。

  “我、我就是拿了自家佃农的一点粮食而已,凭什么杀我?!”

  转而又癫狂起来。

  “对啊!对啊!反他娘的吧,这皇帝老儿不给咱活路,咱反他娘的算了!!”

  身旁人神色麻木平静,淡淡的说。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