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鬼迷心窍

  周怀熠和黄玲目送他们离开。

  “这是什么时候商量的啊!我都不知道。”黄玲笑道。

  “就刚刚呗,他们能好好相处的,你不用担心。”周怀熠握住她的手。

  两人回了家,坐到客厅的火盆边。

  下午没事了,周怀熠就问:“要出去玩吗?”

  “不想出去,就想待在家里,”黄玲摇摇头,“冬天最麻烦了,想看书,手又冷。”

  “那你手就放小被子里,我帮你举着书,你看完一页,我再帮你翻页,怎么样?”周怀熠想了个主意。

  “周厂长,无事献殷勤?”

  “什么啊!不是!看哪本,我去拿。”周怀熠站起身。

  “不看了,你帮我翻也不能帮我记笔记啊!”黄玲拉住周怀熠。

  周怀熠于是坐了回来。

  黄玲望着他,他就老老实实开始说。

  “今天来的是思妍的弟媳妇。问我要思妍的房子。我有正常的手续,不用理他,不是他要就能要走的。”

  “我就猜到了,之前你和我说过,她弟弟打了电话给你。”

  “嗯,当时我以为他听进去了,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他今天会让自己媳妇来,你不会生气吧!”

  黄玲摇摇头,也不算闹。

  周怀熠的亡妻沈思妍的父亲有两套房子,留有遗嘱儿女一人一套,而属于沈思妍的那一套,沈思妍在去世前也同样立了遗嘱留给了周怀熠。

  所以严格来说,这房子与沈思博已经没有了关系。

  周怀熠转业,可以选择上海或者苏州,他思量再三还是回了苏州,沈思妍去世后他在上海并没有什么亲人,而他的关系、家里的亲人都在苏州。

  他回了苏州以后,上海这处房子就空在了那里。

  “沈思博和他姐姐完全不同,不太懂事,说得不好听,担得起纨绔二字。思妍没明说,但我知道这房子是她给弟弟留的后路,让我看着办,值得帮就帮一把,不值得就算了。”

  黄玲听明白了,倒是个好姐姐。

  “嗯,明白了。那你为什么让他过了十五来找你?”

  “他要是敢来,今天就自己来了。”周怀熠轻笑笑,这小舅子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解得很,非常怕他,见了他都溜边走的那种。

  黄玲一副了然的表情。

  “小玲,这事儿......”

  “哦,这个事儿你自己决定,我都支持。”黄玲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笑容。

  熬啊熬啊,终于熬到了晚饭时间。

  黄玲说晚上想吃点清淡的,周怀熠就做了青菜面。

  边吃面,两人边看新闻,讲的都是改开的成果。

  改开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年头了,黄玲所在的棉纺是大企业,所以是第一批试点。

  黄玲就看着他们走历史书里写的老路,一模一样。

  虽然通过一些管理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价量都由国家统一制定,所以棉纺厂的效益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周怀熠的机械厂这一跨过年去,也就马上要进行了,相信结果也差不多。

  “现在返城的知青越来越多了,都要想办法落到厂里,厂里工位少人又多,这也是个大问题。”周怀熠借着新闻的话题接着往下说。

  “嗯,这也是个问题,得要把人利用起来,关键岗位要有考核,不然有本事的没事做,没本事的占据重要岗位,到时恶性循环。”

  “嗯嗯,有道理,只不过,这个工作难度很大,大家已经养成了恶性习惯。”

  两人话题越来越正式,越来越严肃,周怀熠心想这不对啊!于是转了话题:

  “今年过年倒是不愁肉吃,春节前敞开了供应,不要票,有钱就行,咱们今天这顿酒席时间真是刚刚好。”

  本来黄玲也能弄到肉,但是现在自己能买到,周怀熠觉得更好,这婚事从头到尾就没有让黄玲伸一点儿手,他很高兴。

  “嗯,是挺好的,今年栏里的猪卖得可快了,价格比去年还高,我小发了一笔。”黄玲颇有些得意。

  张美云和张永成因为挣了不少钱,还给筱婷包了大红包。

  他们商量着今年再多养一些,来征求黄玲的意见。

  黄玲当时说考虑一下,这会儿就问周怀熠怎么看。

  “这些你比我懂,要问我的话,我觉得可以,但是越多越要注意防病,以前我们在部队里,也是营里自己养猪的,一病病一窝。”

  黄玲点点头,这一年,她最害怕的也是这个事儿,好在那些大叔们非常上心,把猪照料得好好的,并没有生病。

  而且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养的猪平均体重都比去年增长了不少。

  “如果缺钱就和我说。”周怀熠又补充。

  “你不怕我把你家败光啊!”黄玲看他这么大方,就打趣。

  “哟,我还不知道你啊!要你命可以,要你钱可不行!你要是拿我的钱去做生意,完了告诉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