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赵四哥

  醉仙楼灯火通明,正是晚市最热闹的时候。赵四熟门熟路地上了二楼雅间,叶明在楼下等了一刻钟,估摸着酒已过三巡,这才整了整衣袍上楼。

  雅间内,赵四正独自饮酒,见有人闯入,醉眼朦胧地抬头:"你...你是..."

  叶明反手关上门,将一袋银子放在桌上:"赵四哥,听说令堂身体不适?"

  赵四的酒顿时醒了一半,警惕地盯着叶明:"你是何人?"

  "能帮你的人。"叶明又取出一个锦盒,"太医院特制的'活络丹',比你平日拿的效果好上三成。"

  赵四的手微微发抖,没有去碰锦盒:"公子想要什么?"

  "大理寺天字三号牢房的犯人,我要他活着。"叶明声音平静,"不难为你,只要每日饭菜里加一勺这个。"

  他取出一个小瓷瓶,"养胃的药粉而已。"

  雅间内静得能听见赵四粗重的呼吸声。最终,他伸手接过瓷瓶,却推回了银袋:"药我收下,银子不必。我赵四虽是个小卒,还不至于拿老娘的命换钱。"

  叶明微微一愣,随即郑重拱手:"是在下唐突了。令堂的病,我会请沈先生亲自去看看。"

  离开醉仙楼,夜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叶明没有立即回府,而是绕道去了西城的叶家布行。铺子已经打烊,但后院的灯还亮着。

  二哥叶风正在灯下核对账册,见他进来,揉了揉发红的眼睛:"三弟,你来得正好。我发现崔家绸缎庄近三个月的进货量比往常多了三成,但售出的记录却对不上。"

  叶明凑近查看,眉头渐渐皱起:"多出来的丝绸去哪了?"

  "问题就在这。"叶风指着账册上一处修改的痕迹,"这里原本记录的是'北运二十车',后来被人涂改为'库存'。"

  北运——叶明心头一跳。北方边关正值战备,大量丝绸运往边关,只有一种可能:制作军旗、营帐,甚至是...里通外敌的信物。

  "账本被卢远山拿走了?"

  叶风点头:"不过巧的是,崔家账房有个学徒偷偷抄了副本,今日托人送到了我这里。"

  他从案几下抽出一本薄册,"那孩子说,他师父死前嘱咐他,这账本关乎重大,必须交给可靠之人。"

  叶明接过副本,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了然。这恐怕就是郑家急于查封绸缎庄的真正原因——他们要在账本落入皇帝手中前,将其篡改或销毁。

  "二哥,这事你先别声张。明日我找机会面见陛下。"

  叶风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小心些。对了,母亲让我提醒你,明日是祖父忌辰,全家都要去祠堂祭拜。"

  叶明这才想起这桩家事,点了点头。无论朝堂风波如何,家族传统不可废。这或许也是好事——郑家再大胆,也不敢在叶家祭祖之日公然发难。

  回到国公府已是亥时。府中大部分院落都已熄灯,只有父亲书房还亮着。叶明轻轻叩门,听到应答后推门而入。

  叶凌云正在擦拭一柄宝剑,见他进来,将剑归鞘:"事情办得如何?"

  叶明简要汇报了进展,又将账本副本呈上。叶凌云仔细查看后,神色凝重:"此事牵连甚广,必须谨慎处理。"他顿了顿,"明日祭祖后,你随我进宫面圣。"

  "是。"叶明应道,忽然注意到父亲案头放着一封边关来信,"大哥有消息来?"

  叶凌云面色稍霁:"嗯,说边关安稳,让你不必挂念。"他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去休息吧,这几日你也累了。"

  回到自己的院落,叶明发现桌上放着一碟桂花糕和一碗温着的杏仁茶。杯底压着一张字条,是小妹叶瑾稚嫩的笔迹:"三哥别忘了吃点心。"

  叶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香在口中化开,暂时冲淡了一天的紧张与疲惫。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明日祭祖,后日朝会,周子陵的生死,账本的去向,郑家的反扑...千头万绪在脑海中盘旋。

  但此刻,在这方静谧的小天地里,他允许自己暂时放下一切,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

  叶明吹熄蜡烛,和衣而卧。月光透过窗纱,在地上勾勒出斑驳的花纹。远处传来打更声,三长两短,已是子时。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第二天寅时三刻,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叶府上下已经忙碌起来。

  福伯拄着拐杖在前院指挥着仆役们摆放祭品,声音虽沙哑却中气十足:"那边的香炉再往左些,对,正对着祠堂大门!"

  李天宝捧着装有新裁制深衣的托盘,轻手轻脚地推开叶明的房门,却发现自家少爷早已起身,正站在窗前望着渐亮的天色出神。

  "少爷,您怎么自己起来了?"李天宝赶忙放下托盘,拿起梳子,"小的这就伺候您更衣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