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其他小说>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第554章 连接高维(十九)

第554章 连接高维(十九)

  “师父我怎么感觉修行咋这么像一个养成类游戏呢?”

  “你这感觉很对,就是养成类游戏,找到方法,培养自己。

  修行圆满,修的是一路上能够游刃有余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以道的之态指导自己内在无明之心。

  在没有这个能力之前,要找到规律,学会规律,用规律培养自己这个能力。

  简单说,就是以觉的特性,给自己培养一个能够无限调控心灵频率的功能。

  任何情况下,只要发现心中有困惑不解,直接切换视角,提升维度。

  以道的维度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这一项能力要修成常态化。

  如为师的本能运转一样,【把潜意识融入意识,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无意识的去做潜意识的自己。】

  心灵规律调整回道的规律,身体言语等规律,调整成自然状态,也是道的规律。

  跳过思维心的判断,直接以真心之本能行为。

  你知道会怎样嘛丫头?”

  “这?师父我有点理解不了。”

  “好吧,会变成直接下载状态,或者说活成了最高维度,或者你也可以叫做道。就是空灵之心,灵光从潜意识中无限爆闪而出。

  直接获取高维能量。心中无有一切,却包含了一切。看似什么都没学过,却什么都懂其本质原理。一看就会,什么事情都能找到关键点,知道如何做能做成什么样子。

  比如;为师若学医,当以道推演阴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八卦。等等。

  别人修道,以法以术而感悟道的规律。

  为师是直接用道的规律去演化法与术。因一切法与一切术,都是道演化出来的,也就是佛家说的空性演化出来的。

  将会修到持空而不空,空即万物,万物即空。

  说句实在话;佛若回头,必有缘由。

  有句话叫;不是菩萨修成了菩萨,而是菩萨渡了众生成为了菩萨。此为大菩萨。

  观自在,是自我解脱自在之道。

  你们在修行路上,一定会经历一个过程。

  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

  再过三年,无需多言。又过三年,静口无言。

  再过三年,无言即言。大道至简,大悟无言。

  意思是;

  修行头三年,因初有所得而口出狂言;再学三年,因深知学无止境而不敢妄言;又学三年,因愈发谦逊而沉默寡言;再过三年,已无需多言,内心自有丘壑;又过三年,静口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再过三年,无言即言,达到了一种无需言语便能传达深意的境界。大道至简,大悟之人往往选择无言,因为一切真谛已内化于心,无需外显于形。

  简意是;修行之路是一条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狂妄自大,到后来的谦逊内敛,再到最终的无需多言,这不仅是言语上的变化,更是心灵境界的升华。

  在庄子的哲学中,修行并非简单的外在修炼,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超越。它要求我们去除私欲杂念,回归自然本真,以一颗道心去感知世界、理解万物。如此,方能在纷扰复杂的人世间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个就是观自在之道。不再言语,观己自在。

  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自在,不想与人过多纠缠,从而选择了找个地方一个人待着。这也是世俗之人以为的自在。

  若真避世,为何见人?若真避世,为何还玩手机?还与世人讲什么好坏之言语?

  那只是身体离开了人群,可那心却从未离开红尘半步。

  借此言语,为师给你翻译,你且细听,因为这里有修行误区。

  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

  再过三年,无需多言。又过三年,静口无言。

  再过三年,无言即言。大道至简,大悟无言。

  修行三年,这三年不是说时间,而是当自己突然开窍时,抑制不住心中喜悦,想要表达,并且以为自己达到了一个地步,以为清醒过来。

  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其实是随着对道进一步感悟之后,觉察到自身之渺小,不敢轻易介入。

  又学三年,沉默寡言,看到人性更深层的另一面之后,那些贪婪业力等等,开始选择不再言语。

  再过三年,无需多言,指境界稍有提升,不需要多言,也可表明其意,直指本质点明。

  又过三年,静口无言。因为直言,招受他人无明业力反攻。心寒后,选择闭上了嘴。

  当修行更近一步时,无言即言,不在以常规修行之言语讲道,而是以规律讲道,一言一行,无不有着智慧身影,三言两语,动作行为,都能点出他人业力,让人了解到看到自身业力。

  大道至简,大悟无言。以规律,悟规律,用规律传授他人道的含义。

  世人都以为无言,是不说话了。其实并不是,无言是无需过多言语,最简单言语便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