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其他小说>真实罪案录> 第601章 悍匪系列之“温柔杀手”-3

第601章 悍匪系列之“温柔杀手”-3

  抢车抢枪接连失败,两人只能暂时干些偷窃的勾当。

  但孙德林总觉得这样来钱太慢。

  偷到钱的机会不多,他们只能偷东西。

  偷来的东西要卖掉才能变现,卖又卖不上好价钱。

  反正都有风险,还不如抢劫来的痛快。

  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

  只是一想到汪家礼的表现,他就很头疼。

  这货干点小偷小摸的还行,抢劫,还欠点火候。

  孙德林想来想去,决定再找个帮手。

  毕竟作案有风险成本,不能每次都做“赔本买卖”。

  可找谁加入呢?

  他把自己认识的人都过了一遍,没一个合适的。

  没办法,最后还是找来汪家礼商量。

  当然,他不会直接说是因为他汪家礼老掉链子,才要再找个人。“小弟”也是有自尊心的。

  “要干大买卖,咱两个人恐怕还不够,得再找个人,我这没合适的,你那有吗?”

  汪家礼也没多想,大哥说找人就找人。

  至于找谁,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咯。

  “我这还真有个合适的人选,我二哥。”

  汪家礼的二哥叫汪家仁。

  看这名起的:又是礼又是仁,再加个孙德林的德。

  名字都是好名字,可惜人都不是好人。

  汪家仁当时已经四十好几,就说这把年纪的人了,汪家礼还折腾他做啥?

  因为他真的适合啊。

  这人好逸恶劳,没挣钱的本事,花钱的本事却不小。

  没钱还要过花天酒地的生活。

  他对钱的渴望,绝不亚于“德礼”二人,天天幻想着天上掉下个金元宝。

  所以当汪家礼邀请他入伙时,他丝毫没犹豫。

  还别说,对于“抢劫”这一行,汪家仁比那两个更轻车熟路,因为这根本就是他的“老本行”。

  文革的时候,他就是远近闻名的“造反派”,“打砸抢”那都是看家本事。

  当然,他也因此获刑9年。

  出狱后的他难改往日的习性,依然跟一帮狐朋狗友厮混,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在答应加入小团伙之后,汪家仁又给孙德林引荐了一个人。

  他的铁哥们--王文绪。

  本着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的原则,干“大买卖”,肯定也得拉上自己的“好兄弟”。

  这王文绪也不是个善茬。

  他原是汪家仁的同事,两人在文革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因为盗窃被判了12年,出来没多久,又犯事进去蹲了5年。

  足足17年的牢狱生涯,也没能让他洗心革面。

  跟汪家仁一样,他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团伙。

  两员“猛将”的加入,让孙德林感觉如虎添翼。

  那就不能再小打小闹了,得重新制定计划。

  要说有钱,还得是做生意的人,随随便便搞一票就是好几万。

  上世纪的80年代,这怎么不算一笔巨款呢?

  于是他们把作案目标放在了做生意的业主身上。

  几人经常去家具市场,香烟批发市场,鞋城等大型市场转悠,锁定目标之后,他们就进行跟踪踩点。

  行动一般都选择在受害者家里,要么是骗开房门,要么是尾随入室。

  汪家礼有一次给一个在鞋城做生意的女业主拉货,在得知了她家地址后,他就多次前去踩点。

  一个早上,4人戴着帽子口罩,手持尖刀棍棒,趁着女业主早上出门之际,冲进屋子挟持了她和她的丈夫孩子。

  这一票,他们抢了6万多现金和女业主脖子上的金项链一条。

  几天后,四人又以同样的方式闯入鞋城附近一个居民家中,抢的现金3万多元。

  他们频频作案,几乎每次都能成功。

  虽然受害者事后报了警,但因为他们都蒙着面,警方一时之间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开始入室抢劫,都没有弄出人命。

  可凡事总有例外。

  一旦作案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他们凶残的本性就完全暴露了出来。

  有一回,他们准备抢劫一个公司的经理。

  在探明经理某天要在公司值班,不回家,家中只有女主人和保姆时,他们就决定当晚动手。

  四人骗保姆开门后,就把保姆和女主人捆了起来,随后开始满屋子翻找财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