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铸新的口供跟邱丽萍说的不一致。
为了甄别到底谁说了谎,警方第三次提审了杨铸新。
“杨铸新,邱丽萍跟你说,她跟肖建结婚是被迫的?”
“是啊,她是这么说的。”
“我们已经跟她求证过了,她说她从来没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她跟肖建结婚也是自愿的。”
“怎么可能,她早就想离开肖建了,她就是舍不得她的儿子。”
审讯的民警把邱丽萍的询问笔录放到杨铸新面前:
“你自己看吧,邱丽萍从头到尾都没提过一句她不愿意嫁给肖建,她还说是你一直纠缠她。”
杨铸新认真的看完了笔录,抬头的时候,眼神有点迷茫。
“不可能,她明明说过,她爱的是我。”
“那你觉得,你杀了肖建,她就能回到你身边?”
“我……”
“你犯的是死罪!”审讯民警陡然提高音量。
听到这句话,杨铸新仿佛才清醒过来,眼中涌现出了恐惧。
“我没想杀他,真的,我没想杀他……”
“可人就是你杀的,你说你不想杀他,难道是别人让你杀的?”
杨铸新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神色,眼神也不经意的躲闪了一下。
凭借丰富的经验,审讯民警心里已经猜到七八分。
看来邱丽萍跟这事脱不了关系。
“没,没有,这事跟别人没关系,是我一个人干的。”
杨铸新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当一个人反复多次强调某件事时,很大可能他在说谎。重复强调是因为谎言缺乏说服力。
民警们知道,突破口就在杨铸新身上,幕后肯定还有个真正的凶手。
“杨铸新,你要清楚一个事实,目前的情况,你死刑无疑。但如果其中有其他原因,法院在判定量刑轻重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要不要为自己争取一下,你好好考虑。还有提醒你一点,不要被人当枪使了。”
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意志,杨铸新也不例外。
他果然迟疑了:
“你是说,我不会被判死刑?”
“这就要看你交代的具体情况了,你说你不想杀肖建,那是谁想杀他?在对你进行量刑时,是否具有主观恶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真的没想杀他,真的不是我想杀他。”
杨铸新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
“那是谁想杀他?”
“这,这我不能说。”
“杨铸新,你要明白一点,就算我们相信你没想杀肖建,但你不把事实说清楚,法官可不会相信你。”
杨铸新陷入了沉默,看得出,他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审讯民警打算再上一把强度。
“机会已经给过你了,既然你执意不肯说,我们也不为难你。今天就到这里吧。”
说着,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杨铸新果然急了:
“那个,你们等等。”
“改变主意了?”
“我,我需要时间想想。”
“好,我们等你。”
“我想喝口水。”
民警起身给杨铸新倒了杯水,他一口气喝完。
但他还是没开口,而是闭上了眼睛。
民警们也不着急,他们清楚,杨铸新的心理防线已经松动,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
也就5,6分钟的时间,杨铸新睁开眼睛:
“我说,我都说,是……是邱丽萍,是她提议杀了肖建的。”
“为什么?她为什么要杀肖建?”
“她……她怀了我的孩子。”
原来,邱丽萍跟杨铸新一直没断了联系,只是来往的更加隐秘。
但这事还是被肖建发现了。
当肖建再一次提出分手时,邱丽萍终于下定决心跟杨铸新断了。
好巧不巧的是,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孩子肯定是杨铸新的,因为她跟肖建几个月都过不了一次夫妻生活。
知道自己又怀了杨铸新的孩子,邱丽萍又喜又忧。
喜的是杨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