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那天晚上穿着一件铁路的制服。
“葛小月说他不像铁路工人,是因为他皮鞋擦的铮亮,这种说法不靠谱,说不定这个人就特别爱干净呢?”
魏城对葛小月的判断产生了质疑,毕竟那只是她个人的感觉。
不能因为皮鞋干净,就排除他是铁路工人的可能。
相比较皮鞋,制服更有说服力。
他马上带上小飞和许明赶去了一个叫马冲的铁路站点。
那个人就在这个站点工作。
什么叫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说的就是魏城他们。
出发的时候,他们信心满满:十有八九就是这家伙了。
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垂头丧气:因为又搞了个乌龙。
那人虽然跟嫌犯长得很像,但连魏城都看出来了,他不是他。
人家在马冲站工作了二十年,年年都被评为模范站长。
而且他的眼神也没有丝毫凌厉的感觉,反而有种慈祥,看到陌生人还有点羞涩。
虽然人可以伪装,但魏城好歹也当了十几年警察了,这种直觉力还是有的。
聊过之后,更加可以确定他们弄错了。
因为这个站长虽然多次坐火车经过都匀,却一次都没下过车。
又一次搞错了对象,大家都倍感失落。
相像的人那么多,总不能每个都去调查一遍吧。
就算他们有这个信念,也实在没这个精力啊。
不过魏城心里还挺欣慰的。
跟站长接触的过程中,他对这个人十分有好感。
尤其在听了他的事迹之后,更是对他肃然起敬。
站长的嫌疑被排除,对魏城来说是个好消息。
他们不可能放过罪犯,但也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接下来,还是继续打起精神,找出真正的凶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飞轮效应”,就是说,一开始转动飞轮的时候,每一圈都需要很大的力气,而且飞轮转动的很慢。但其实,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也会越转越快。等转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魏城他们的飞轮,也马上就要接近临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