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其他小说>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炮五响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炮五响

;张纯不无幸灾乐祸地说:“我们都扣你两圈了,你这还没动静,我不看你看谁?”

  袁倾城微微一笑:“我也怀了,你怎么扣我两圈?”

  听袁倾城说,她也怀了,张纯有点不信:“真的假的,你可别骗我。”

  袁倾城一翻白眼:“这种事我有必要骗你吗?再者说,我这身体又没问题,怀个孕而已,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的事?实话跟你们说吧,我也在避孕,要不然,早就怀上了,哪里用等这么久?”

  张纯悠悠地说:“我怎么感觉你在骂我?”

  李琳也说:“同感。”

  袁倾城笑道:“你们想多了,我只是在说,怀孕这种事,不难。”

  “是不难。”张纯说:“要不然,咱们五个能一块怀孕吗?”

  说到这里,张纯一一看过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问道:“你们说,咱们是不是被赵俣一炮五响了?”

  ……

  三月初。

  赵宋王朝举行赵俣一朝的第一场科举。

  经过激烈的角逐,李纲成为本科的状元。

  有一说一,李纲这次能成为状元,有很大侥幸的成分。

  侥幸一,李纲来参考之前,在陇右都护府待了很长一段时间,陇右都护府是收复西夏的前线,而吕恵卿是赵俣钦点的收复西夏的副元帅,李夔、李纲父子是吕恵卿手下的重要官员、将来收复西夏的主力,他们肯定很了解西夏。

  而这次科举,有关西夏的部分,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比重。

  侥幸二,李纲很熟悉陇右都护府的成功模式,因此,在谈及收复西夏后,用什么手段治理西夏时,李纲就大胆地提出拔除西夏所有不主动投降的贵族和豪酋,全面复制陇右都护府的成功经验。

  这是那些深受儒家仁爱思想所影响的考生不敢写甚至是不敢想的,他们提出的,要么是重视西夏贵族、以恩德感化,企图用文化融合的方式让西夏人归心;要么是主张以羁縻政策来笼络西夏上层,维持表面的和平。

  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自然不会让赵俣满意。

  已经尝到了陇右都护府模式有多香的赵俣,肯定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夏问题。

  这样一来,自然是李纲提出的方案最对赵俣胃口。

  赵俣也可以通过点李纲当状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纲第三幸运的是,赵俣喜欢李纲这个抗金宰相,当然要给他一个更高的起点。

  事实上,单以文章论,常州武进人霍端友的文才要强过李纲不少。

  而且,张纯跟赵俣说过这个霍端友,他虽然远不如李纲有名,但他为政不以严刑酷法立声威,以宽仁为尚,在百姓中颇具声望。陈州地势低洼,久雨则积水,他令疏新河八百里,由于离淮河太远,积水仍不易流入淮河,他又请示朝廷再开河二百里,彻底根除了陈州水患。他为人正直,内侍石焘传诏,索要瑞香花,他不从,被弹劾罢免,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但即便如此,赵俣还是以李纲的策论更得自己心意为由,钦点了李纲当状元。

  赵俣甚至吝啬地没给霍端友榜眼之位,而是把榜眼之位给了在历史上曾两度拜相,主张养民力、稳根基,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宋根基贡献甚大的另一位宰相之才赵鼎。

  霍端友只获得了探花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科在张纯的精挑细选之下,赵俣网罗到了陈遘、宇文黄中、李光、仇悆等等不少有潜力的能臣、历史上的名臣。

  赵俣授李纲宣义郎,不过一月,擢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赐穿金紫服。

  此前,给事,舍人只能服黑角带,改服之制自李纲开始。

  针对朝廷重内轻外,李纲提出内外侍从更出迭入的建议,并身体力行,自请外任。

  赵俣准奏,以显漠阁待制让李纲知鄯州。

  不只李纲。

  这次科举录取的人才,差不多有一半被赵俣送去西北,分别交给章楶和吕恵卿,助他们收复西夏。

  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春季气温回升相对较慢。

  这时的农业生产主要依据节气和长期积累的经验,“雨水”节气后,土地逐渐解冻,气温有所上升,土壤墒情也较为适宜,到了“惊蛰”、“春分”前后,人们便开始进行春种,主要种植小麦、粟、黍等耐旱作物。

  赵俣派去的李纲等一大批人才到了西北地区,他们以为自己立即就要投入战斗。

  不想,不论是章楶,还是吕恵卿,亦或是别的帅臣,让他们干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劝农。

  这让不少新科进士都感到有些不解,因为他们已经学过了,攻打西夏最好的时间就是春天,这大好的时节,不伐夏,难道要像宋神宗一样,等到秋高马肥时伐夏,让西夏占据天时?

  甚至有人在想,章楶和吕恵卿是不是准备阳奉阴违,不想收复西夏?

  更让新科进士感到纳闷的是,赵俣、章惇也不催促章楶、吕恵卿。

  没办法,这些新科进士只能纷纷下地,去劝农。

  因为西北地区挨着陇右都护府,而陇右都护府连续两年大丰收,当地的百姓这两年过得相当富足,陕西六路的人都听说了此事,劝农的新科进士也以此来鼓励陕西六路的百姓,进而他们拿出《倾城农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