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第136章 整军备战(二)

第136章 整军备战(二)

  会议室里,十几位军官早已入座。这些军官大多负责各连的后勤事务,其中不少是当初从南京跟随杨峰出来的学生兵,如今已在部队后勤管理与文书岗位上挑起大梁。

  杨峰热情地将孙先生让到自己身旁的座位,孙先生先是谦逊地推辞了一番,最终还是坐了下来。这是他首次参与军事会议,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神情专注。

  杨峰扫视一圈,见人基本到齐,便微微点头示意。参谋长李振北翻开手中的本子,准备认真记录会议内容。别看他打起仗来勇猛无畏,实则是正经军校科班出身,对待文书工作同样一丝不苟。

  杨峰面带微笑,率先开口:“最近,乡绅们慷慨赞助了不少粮食,咱们又从徐县长那儿‘敲’来些物资,再加上战斗缴获,收获颇丰啊。”此话一出,引得众人一阵轻笑。

  笑声稍歇,杨峰接着说道:“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有了这些物资保障,我打算给士兵们再缝制一批军装和鞋子。此外,在后勤保障方面,我有些想法,想跟大伙商量商量,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有不对的地方尽管指正。”话音刚落,底下的军官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部队中,像杨峰这般愿意倾听下属意见的长官实属难得。

  孙先生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会议形式,顿觉耳目一新,不禁微微点头,全神贯注地准备聆听。

  杨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之前咱们一心扑在打仗上,物资主要靠缴获,导致士兵们装备参差不齐。咱们这支部队现在就像被上头遗忘了,没人管没人问。所以,我决定趁这段时间,把士兵们的装备好好补充一下。除了军装和鞋子,我还发现士兵们的饭盒、水壶大多是缴获日军的,而且不是人手一份。接下来,咱们先统计一下,给那些新入伍的和还没有的同志补齐。”

  杨峰稍作停顿,接着侃侃而谈:“还有,我打算给每位士兵都配发一顶大雨伞。当下要配备雨衣,以咱们目前的条件,实在是有心无力。但那种红木油纸伞,不仅样式美观,还特别结实耐用,我觉得拿来给战士们用正合适。

  另外,部队宿营的时候,之前缴获的鬼子帆布帐篷确实好用。不过,咱们财力有限,没办法大量购置。所以我想着采购一批棉布,赶制一批帐篷。毕竟外出打仗,到了夜间,帐篷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保暖御寒,这对战士们太重要了。

  再讲讲部队的伙食。咱们在战场上,生火做饭常常困难重重,战士们很多时候都吃不上热乎饭,实在太辛苦。所以,我计划让后勤部门制作一批炒面。这炒面里要加上精盐、白糖,再混上豆面一起炒制。炒好后,当作应急干粮。老王,你们后勤部门先试制一批,尝尝口感怎么样。我准备给每个士兵至少储备5斤,这种干粮不容易变质,能量还高,能让战士们快速补充体能。”

  说完,杨峰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诚恳道:“暂时我就考虑到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想法、建议,尽管畅所欲言 。”

  这突如其来的热烈掌声着实出乎杨峰的意料,那掌声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才渐渐停歇。老王早已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有些发颤地说道:“团长,您考虑得太周全了呀!以前我在川军的时候,那些长官,说句不好听的,根本就没把咱们士兵当人看,只要饿不死就行,哪会管咱们这些琐碎事儿啊。可自从您来到咱们部队,对兄弟们那是真好,不仅自掏腰包让大家吃饱穿暖,还处处为兄弟们着想,现在兄弟们心里都明镜儿似的,都心甘情愿跟着您干,绝无二话。您如今又为大伙考虑得这般细致周到,我都激动得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说着,他眼角竟溢出了感动的泪花。

  孙先生也跟着开了口:“老朽早年也曾投身军旅,那时候军官和士兵之间等级森严呐。虽说也有个别长官稍好一些,但要说爱兵如子,那可真是夸大其词了。杨长官,以前的事儿我不清楚,不过今天虽是我头一回参加这会议,但我真切地感受到,您是实实在在做到了爱兵如子呀,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弟兄们的切身之事,老朽打心底里佩服。能加入您这支部队,那可真是老朽的荣幸啊。”说完,孙先生“啪”的一声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杨峰见状,赶忙起身,一边伸手示意,一边说道:“孙先生,您这可太抬举我了,快坐下,快坐下。”

  团部的文书胡中紧接着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团长,您考虑得确实挺全面了,不过我觉得兄弟们御寒的物件还是太少了些。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再给弟兄们准备一条毯子,或者把兄弟们的被子多添些棉花,那可就再好不过了。”杨峰听后,连连点头称赞:“对,你说得很有道理呀,还有别的想法吗?”胡中脸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卑职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杨峰便让李振北把这建议记了下来,随后笑着招呼道:“来,你先坐下吧。其他人呢,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会议开了有一阵子了,几个老烟枪的烟瘾开始犯了。杨峰见状,笑着从抽屉里拿出烟来,杨小毛赶忙过去,给众人挨个发了一圈。孙先生也接过一支,他平日里一直习惯抽水烟袋,此刻拿着这烟,放在鼻下闻了闻,笑着说道:“哟,这烟居然还是德国产的呀,老朽可从来没抽过呢。”杨峰便用火柴帮他把烟点着。

  杨小毛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老先生,您不知道呀,这烟还是我们团长在上海的时候弄来的呢,可好抽了。”孙先生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不禁赞叹道:“还别说,这烟确实挺不错的,这团长可真是个多面手啊,啥都会呢。”

  杨峰这时看了一眼作为炊事班代表的老李,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笑着说道:“老李啊,我有个想法。以往你们做饭,老是背着锅,到了一处地方,就用土随便垒个灶架,再烧柴火。你说我要是用大油桶给你们打造个灶台,然后在底下装上篦子,让它既能烧柴也能烧煤,是不是就方便多了呀?”

  老李正抽着烟呢,一听这话,立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喜地说道:“团长,要是这么做,那可太好了呀!那大油桶虽说看着大,其实也没多重呢。”杨峰接着说道:“可以把那个桶一破为二,这样既轻便又实用。我还能给你们配备马车,行军的时候就把这灶台放在马车上,再预备些煤,省得有时候捡不着柴,还能直接用煤块烧呢。”

  老李兴奋得一拍大腿,说道:“那敢情好啊!”杨峰扭头对着李振飞说道:“参谋长,把这些都记下来,然后核算一下预算。这镇上徐员外家就是开杂货铺的,对咱们印象挺不错,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