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狱中十七年> 第131章 血染中秋

第131章 血染中秋

只是迎宾曲,还并不是表演的节目。

  所有的程序都按计划的顺利进行着,所有的人都在精神满足和陶醉中自得其乐。

  按照拟定议程,罪犯与亲属共进“帮教午餐”时,关工委、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和媒体记者进入监狱车间厂房和监舍区参观考察,这样的安排,恰好契合监狱有关规定:罪犯亲属不得进入监狱二门岗。

  机器的轰鸣,整齐摆放的工件,聚精会神劳作的罪犯,各具形态的零部件成品和半成品,井然有序的生产场面,让领导和记者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新闻记者们完全颠覆了他们对监狱的认知,摄像机、照像机的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新奇而让人震撼的画面,因收获了太多的新闻素材而他们兴奋得手忙脚乱。

  当他们来到一车间参观时,待所有领导和记者都走进生产厂房后,一个正在开着车床的一个二十几岁模样的犯人突然大喊一声“冤枉!”埋着头朝一堆大型钢件冲过去,一头撞向钢件,顿时,头上一股血喷射出来,把钢件喷得一塌糊涂,这个犯人倒在钢件堆前,身体剧烈地抽搐着。

  一霎时,在场的领导和记者全都惊得目瞪口呆。说时迟那时快,陪同参观的一车间教导员立马走上去挡住地上的罪犯:“请记者同志放下你们的相机摄像机,事情没搞清楚之前请不要摄像拍照!”紧跟着,一车间主任大声呼喊:“赶快来人把他送到监狱医院!”

  郭政委立马向领导和记者们说:“事发突然,请各位领导和记者同志离开现场,现送受伤犯人去医院抢救,给我们时间把事情调查清楚后及时向大家作汇报!”

  一头银丝的关工委领导走出队列,虎着脸看了一眼几个犯人抬着经过参观队列头颅还在不停滴血的犯人,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法院和检察分院的领导,气愤地大声说道:“这个犯人撞向那堆铁器时大声喊‘冤枉’,他为什么要当着我们的面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你们在场的有关部门及时给人民一个交待!我建议,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还有,我希望今天的事新闻媒体暂时不要作任何报道,等事情全部弄清楚后再如实报道也不迟!”

  本该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好事在一瞬间变成了悲剧,让在场的领导和记者感到无比震惊和不知所措。

  一车间教导员向大家介绍道:“这个犯人因故意伤害罪原判十八年,是一九九一年投入监狱分到我们一车间改造的,刚来的那一年写了好几次申诉,说他是冤枉的,我们一直在做他思想工作,到第二年就没再写申诉了,改造表现也一直很好,几次被评为我们车间的生产技术能手,还获得减刑两次,一共减了四年刑,现有余刑七年。确实万万没有想到他今天为什么要想不开,做出这样的举动。”

  郭政委接着说:“实在是不好意思,谁都不会想到在今天这个本来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日子会出这样让大家都扫兴的事。”

  关工委领导挥挥手:“回吧回吧,我们都回去吧,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没有意义,等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再说!”

  “我们这边是按议程圆满结束的,所有来监进行帮教座谈的罪犯亲属和各部门领导、媒体记者对我们的工作都是一片称道。至于一车间发生的犯人当着地区有关部门领导和媒体记者自杀的事,责任很可能并不在一车间,至于责任出在哪个环节,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我们对这起事件要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沉默,不要发表任何评论和猜测,更不能去扩散,等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监部会有通报,有关新闻媒体也会有报道。如果因为我们科的干部的散布给监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们会追究散布者的责任。”当天下午六点半,曾科长从监部召开全监中层干部紧急会议后回到宣教科立即召开全科干部紧急会议,传达监部针对一车间犯人自杀事件的紧急会议精神。

  第二天早上,侯本福和宣教科教研组、宣鼓组、文艺组的全体罪犯被干部带到宣教大楼干部办公室隔壁的大教室集中开会,曾科长发问:“昨天发生在一车间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邓成方起立回答:“报告科长,我是开完‘帮教座谈会’以后进监听说的。”

  曾科长扫视一眼在座的犯人:“你们呢,也都听说了?”

  全科犯人立即响亮回答:“报告科长,我们都听说了!”

  “嗯,你们都听说了,我现在要求你们,不要议论和猜测,更不要散布这个事,明白吗?” 曾科长严肃地说。

  “明白!”

  “谁议论,谁散布就关谁!关进集训队,不要怪我不给你们留情面!明不明白?”

  “明白!”

  “这个事非同小可,如果你们胆干随便议论,随意散布,不光关集训,不得减刑,我认为,也不适合在我们宣教科改造,明白了吗?”曾科长加重语气说道。

  “明白!”

  “好,散会!各就各位,该干啥就干啥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