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同心协力,共抗法虏!"帐中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王德榜起身向冯子材深深一揖:"冯军门,从今日起,定边军十二营悉听调遣。末将愿为前锋,誓死杀敌!"
冯子材哈哈大笑,亲自为王德榜斟满酒:"有王将军相助,何愁法虏不灭?来,干了这杯!"
酒过三巡,众将开始商讨作战计划。王德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利用法军轻敌的心理,诱敌深入,然后三面合围。
"好计策!"冯子材拍案叫绝,"不过诱敌的任务太危险,还是由老夫亲自..."
"军门不可。"王德榜坚决地说,"您是三军主帅,不可轻易犯险。末将愿率定边军担当此任。"
冯子材看着眼前这个几天前还与自己势同水火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他点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苏将军负责左翼,我部负责右翼,待法军进入伏击圈,三军齐出,必能大获全胜!"
当会议结束,众将各自回营准备时,冯子材单独留下了王德榜。
小主,
"王将军,"老将军从怀中取出一把精致的匕首,"这是当年左帅赠我的,今日转赠于你。望你用它多杀几个法虏!"
王德榜郑重接过匕首,又从腰间解下自己的佩剑:"此剑随末将多年,今日献给军门,聊表敬意。"
两位将军再次相视而笑,这一次,笑容中满是惺惺相惜之情。
数日后,镇南关战役打响。清军按照计划诱敌深入,法军果然中计。当骄傲的法军主力进入伏击圈时,冯子材、王德榜、苏元春三路大军同时杀出,打得法军溃不成军。此役清军大获全胜,毙伤法军千余人,缴获军械无数,史称"镇南关大捷"。
捷报传到福州时,左宗棠正卧病在床。听完战报,老帅欣慰地笑了:"好...好...将士用命,国家之福啊..."
他让仆人扶他起来,颤巍巍地走到书桌前:"我要给朝廷上奏,为冯子材、王德榜、苏元春请功..."
笔还未提起,左宗棠突然一阵眩晕,倒在了书桌上。1885年9月5日,这位晚清名将与世长辞,临终前手中还紧紧攥着镇南关大捷的战报。
而在遥远的镇南关,胜利的欢呼声中,冯子材和王德榜并肩站在关城上,眺望着远方的群山。
"左帅若能看到今日之胜,不知该有多高兴。"冯子材感慨道。
王德榜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他一定能看到的。一定。"
两位将军沉默良久,然后不约而同地向福州方向深深一揖,以此告慰那位促成他们和解、促成这场胜利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