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花屋湘军传奇> 第11章 潜龙织网

第11章 潜龙织网

密,将信息转化为丝绸品类代码(如“素绉二十匹”代指“凉州”,“次等杭纺”代指“军心不稳”),混杂在一批发往汉口的“苏杭绸缎”的正式货单中。

  6. 货单随绸缎抵达汉口总号,由胡雪岩的心腹幕僚汇总译出。

  7. 最终,这信息被转化为最简练的密语,夹带在船政局催讨江南制造局欠款的公文中,由胡雪岩的特殊信使,送到周宽世那间彻夜亮灯的书房案头。

  这张无形的大网,根植于大清帝国最基础、最繁忙、最不可或缺的商业活动之中,借助着茶、盐、丝、银这些维系国计民生的命脉流动。

  它不依赖飞檐走壁的刺客,也不仰仗官府那迟缓且易被监控的驿道系统,它本身就是这庞大帝国躯体上自然生长出的、难以剥离的神经网络。

  当同治六年(1867年)的秋风开始染黄西北大地时,影密局的触角已如无形的藤蔓,悄然覆盖了陕甘主要城镇和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

  无数细微的波动,粮价的异常、驼队的异动、官吏的私语、兵营的怨气,被这张网敏锐地捕捉、传递、汇聚到福州那间彻夜亮灯的书房。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