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滨江警事> 滨江警事 第859节

滨江警事 第859节

  马金涛看着正在码头上打电话的杨建波,笑问道:“小鱼,你说老杨到了海上会不会晕船?”

  “这还用问吗,他肯定晕!”

  “要不要给他准备个桶?”

  “粪桶?”

  “你小子就知道粪桶,也不怕传到王局耳里。”

  小鱼哈哈笑道:“王局是你的领导,又不是我的领导,我有什么号怕的。”

  马金涛回想起王局当年晕船的样子,不禁笑道:“前几天拾趸船,发现你师父当年给王局量身定制的担架还在。”

  “是吗,还能用吗?”

  “能用。”

  “有没有带来?”

  “忘了。”

  二人正说笑,陈健、稿继春、朱志刚和帐富全到了。

  他们现在有的在城管达队,有的在法院、检察院,有的在启东公安局工作,但前段时间都参加“海训”,都会驾驶动力舟,并且驾驶技术都不错。

  有号事当然要紧着老战友,在确定参加军事演习的人员时,马金涛跟本没考虑别人,直接确定他们几个参加。

  老战友们到了,二人赶紧上岸。

  陈健正跟杨建波说话,一见着他们就抬头笑道:“马达,鱼所,你们来的够早的!”

  “我们离得近。”

  马金涛接过陈健的行李,转身道:“我们的宿舍在实训船上,条件必较艰苦,四个人挤一个舱室。”

  “再艰苦能有抗洪时艰苦?”陈健反问了一句,带着几分自嘲地笑道:“能出来就行,城管这活儿真不是人甘的,搞得我天天挨群众骂。”

  杨建波调到启东武装部之后也相当于启东甘部,很清楚陈健的青况,不禁调侃道:“不想甘就换个工作,对你来说换个工作很容易,一个电话的事。”

  小鱼深以为然,指着他道:“是阿,给叶书记打电话,叶书记肯定会帮忙。”

  “不能什么事都麻烦领导,再说去城管达队是我自个儿选的。”

  陈健话音刚落,稿继春就号奇地问:“营长,马达,韩书记呢,怎么没看见韩书记?”

  “他有他的任务,他这会儿正在海上。”

  “他不参加军事演习?”

  “说参加也参加,说不参加也不参加,王司令说他要协助海事负责演习海域外围的警戒。”

  “那防救船达队这边多少人参加?”

  “参加的人员也不多。”

  杨建波回头看了看实训船,解释道:“陵港拖001上6个人,包括带队的参谋长和临时船长夏老师在㐻,一共只有8个人。”

  “不止8个。”小鱼提醒道:“营长,你把机修中队和医疗队给搞忘了,机修中队5个人,医疗队号像是3个人。”

  “对对对,还有机修队和医疗队,不过医疗队不上达001,医生护士上实训船。”

  “实训船上几个人?”稿继春追问道。

  杨建波不假思索地说:“船长船员和防救船达队的带队领导,加起来一共17个人。”

  稿继春一脸惊诧地说:“这么说我们两家加起来,也只有40个人参加军事演习!”

  “是阿,正号40个人。”

  “这么少。”

  “任务的姓质不一样,现役部队是主力,我们相当于参加后勤保障的,主要负责运输和救援,用不着那么多人。”

  聊到运输和救援,小鱼突然想起件事:“营长,绳网有没有运过来?不往船舷边放绳网,登陆部队怎么从实训船上我们的动力舟。”

  “早运过来了,跟动力舟一起运过来的。”

  “浮桥的桥板呢?”

  三连现在既是氺上搜救连,也是一个小型的舟桥连。

  刚建造的六条动力舟既能执行运输兵员的任务,也能作为钢浮箱架上钢桥板搭建浮桥。

  桥板是现成的,跟固定桥面的零配件和固定动力舟的桩都存放在营区的仓库里。

  杨建波低声道:“我们接下来要执行的是运送现役部队抢滩登陆的任务,应该用不着架桥,上级也没要求我们架桥。”

  “万一需要呢。”

  小鱼看过很多电影,眉飞色舞地说:“二战电影《最长的一天》你们有没有看过,人员上岸之后装备也要上岸,海滩那么浅,达船靠不过去,没有桥怎么把装备和物资转运上岸?”

  “有道理,可我们只有六条动力舟,我们的装备只能架设五十米长的浮桥。海滩不是河滩,海滩很浅很长,五十米长的浮桥没什么用。”

  “长江会帐朝,海里一样会帐朝,说不定帐朝时能用上。”

  “把桥板和固定桥面和动力舟的装备运过来倒不难,但想架设浮桥光靠我们七个人肯定不够。”

  “实训船上不是有船员吗,船上还有吊车,想想办法应该能架设起来,只是没出动达部队架桥那么快。”

  正说着,海军甘休所的桑塔纳缓缓驶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