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搪瓷杯热潮

  三天后。

  《华夏人报》头版头条,《红星纺织厂慰问全体工人,每人一个搪瓷杯》引发全城热议。

  文章里,红星纺织厂的几段采访尤为动人。

  红星纺织厂女工王桂芳:"以前发福利都是毛巾肥皂,今年这个杯子既好看又实用,我家小子非要带到学校去......"

  配图中锃亮的杯身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底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小字清晰可见,让人眼前一亮。

  《红星纺织厂工人王建国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那是一张中年人笑的阳光灿烂,手里拿着一个印有《先进标兵》样式的搪瓷杯。

  不少人看到这个,羡慕的模样直接就写在了脸上。

  甚至他们第一时间想着,为什么获得这个搪瓷杯的不是自己。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想,为什么别人厂里过年发搪瓷杯当福利,他们厂子里却是没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在这份《华夏人报》发出后,很多工厂的工人自发拿着这份报纸,来到自家厂子的领导办公室里,发泄着心中不满的情绪。

  现在日子都不好过是不假,往年逢年过节的福利一减再减,大家也可以接受,毕竟厂里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些情况大家都能理解。

  可现在呢?

  人家红星纺织厂作为轻工业厂子,效益也不是很好,却能让厂里的员工每人在过年时都领一个搪瓷杯。

  就这一份心意,就已经把其他厂子全部比下去了!

  那搪瓷杯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不少人暗暗打听过,一个搪瓷杯的价格差不多在5毛钱。

  这个价格让工人自己买,可能有点不舍得,但咬咬牙问题也不大;可如果作为厂里的福利发下去,这东西的性价比可就太高了!

  随着《华夏人报》的发布,搪瓷杯的事情迅速在四九城里发酵,很多厂区立刻出现了连锁反应。

  首先是西城区,不少厂子的工人在看到这份报纸后,立刻找到自己的领导。

  不过大部分领导都表示,他们厂早就已经采购了搪瓷杯,会在年底之前把这些搪瓷杯作为福利发下去。

  这个说法瞬间让很多人放下了心,积攒的一些怒气也得到了释放。

  一些领导班子暗自抹了把汗,庆幸自己厂提前就定了搪瓷杯。

  这里面,红星纺织厂的厂长更是嘴都笑到了耳朵根去了。

  他们厂不过是采购了一批搪瓷杯作为工人的年底福利,结果却一下子成了整个四九城工人眼中最为工人着想的厂子。

  还有什么是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

  西城区如此,可其他城区却不是这样。

  东城区、南城区、北城区的厂房里,工人朋友们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简直快要把厂子给掀翻天了。

  很多领导受不了,立刻让单位的采购科去打听搪瓷杯是哪里卖的。

  很快他们就打听到了,这些杯子都是西城区红叶第一陶瓷厂生产的,价格也正如外界传言,普通版5毛钱一个,特殊定制版8毛钱一个。

  很多厂子甚至连想都没想,就直接在红叶第一陶瓷厂下了订单。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快做出决定?

  群情激愤啊!

  因为这种事情既然已经出现,如果厂子第一时间去采购搪瓷杯作为新年福利发下去,既能平息工人朋友的不满情绪,又能让他们在年底福利很少的情况下不至于生出太多怨气,最起码有搪瓷杯了。

  可如果不买,事情就严重了。

  本身年底的福利就一减再减,结果现在人家都有搪瓷杯,就自己厂没有,工人还不直接把厂子掀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搪瓷杯的价格在厂里并不算贵,5毛钱一个,上千人的厂房全部办齐也不过才500块钱,大家对此都能接受。

  短短的两天时间,叶潇男根本不用去其他几个城区宣传,搪瓷杯那边的人就一个又一个地来到红叶第一陶瓷厂,几乎快要把厂子的大门踩烂了。

  一个又一个的订单满天飞,短短三天时间后,经过统计,红叶第一陶瓷厂足足收获了60万订单!

  是的,60万订单!

  算上叶潇男前期的铺垫,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星期,他和贺志远的赌约就完成了60%。

  得知这个消息的贺志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

  不过紧接着他也意识到,这一次集中的也就只有这一波订单了。

  这一波过去之后,叶潇男的搪瓷杯想要再获得这种规模的订单,显然有些不可能了。

  然而,事实真的会如贺志远想的那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