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39章 逃入山中

第39章 逃入山中

  樊稠不知道护民军为何会来到这道隐密的山谷前,可从护民军的人数,他就可以判定,这一千护民军是进山来训练的,误打误撞,发现了他们山中的藏军。

  如果放跑这些护民军,他们就会暴露于朝廷的眼下,朝廷很快便会派出大军前来围剿。

  而他现在非常需要时间来训练麾下将士。把麾下三万将士,全部训练到如西凉悍卒一般,才是他找护民军报仇雪恨之时。

  所以,现在的山中藏军还不能被朝廷知道,也就是说,他不能放走一个护民军。

  可他刚刚下令麾下两千兵马扑上前去,与护民军纠缠在一起,不让护民军跑掉,就发现一半的护民军开始快速后方的两侧奔跑。

  向后跑,那是申金的命令。

  但向两侧奔跑是什么意思?

  为何还只跑了一半人?

  这便是护民军在与对手距离很近时的撤退战术。

  五百人跑向侧后两边,张弓搭箭之后,另外五百人才开始撤退。

  这样,一旦敌军冲上来,两侧的护民军就开始以弓箭阻敌。

  特战小队长笑着对段荣说道:“行,把训练营教的东西,都想起来了。”

  段荣骄傲地扬起脑袋。“那是必须的!”

  樊稠哪里管紫金卫用的是什么战术,他也没想护民军的“紫金将军”是什么意思。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护民军跑掉。

  于是,他大喝一声:“杀!一个也不能放走!”

  两千将士马上如饿狗扑食一般,呐喊着,向剩下的五百护民军冲杀而去。

  反观樊稠,却在马上痛呼一声,然后便掉下马来。

  原来他出谷之后,便一直在大声吼叫。

  最后这一个“杀”字,吼得太厉害,把他胸前的伤口给震开了。

  他身边的亲卫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扶住樊稠,知道是创口崩裂,便马上为樊稠重新包扎。

  而那两千将士,则是一窝蜂地向前涌去。

  他们有两千人,对方只有一千人,这可是获取战功的大好时机。

  段荣看到两千人冲杀而来,一声令下:“撤!”

  然后他便调转马头,带着五百紫金卫和二十个特战队员,撒开腿便跑。

  “追上去!”

  “快追!”

  “不要让他们跑掉!”

  领军的校尉和麾下的几个都尉,全都吼叫起来。

  他们看到樊稠掉下马来,也知道这是樊稠胸前的创口崩开所致。

  既然将军不能亲自追杀,不能放走一个的军令却必须执行。

  然而,这一千个娃娃兵,似乎并不是落荒而逃。

  他们逃得很有章法。

  一千人本来都在山谷中央,现在却分成左右两路。

  而且这两路还都是一个套路,一半人不断在向追兵放箭,迟缓追兵的步伐,另一半人则继续向侧后跑去。

  很快,两路兵马都跑到了两边的山脚处,然后他们便开始上山。

  难道他们不急于逃出山谷?

  追兵们都知道,这道山谷叫子母谷,里面有一个更大的山谷,为母谷;外面则是一个方圆十里左右的小山谷,为子谷。

  如果护民军一直向后逃,跑上十里,便是一道隘口。或许冲过那道隘口,护民军便能逃出生天。

  可现在的护民军却在向两边逃跑,竟然还逃上山了。

  他们难道不担心被困在山头上吗?

  要知道,这两边的山头看着不高,可继续往深处的话,很快就会被一些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挡住,出不了熊耳山的。

  那个领军的校尉,看到如此情景,高兴得大喊大叫。

  “哈哈哈哈——,他们逃入了死路,全力追杀!”

  他刚刚喊完,就发现,护民军竟然开始在半山腰处,朝着山背后的方向绕去,不出一刻钟,山谷两边山坡上的紫金卫,便都消失在了追兵的视线中。

  “要不要进山追杀?”一个都尉向校尉请示。

  校尉仅仅是简单思考了一下,便来了主意。

  “不进山追。”

  “那我们怎么办?”几个都尉都有些不知所措。

  樊稠麾下,毕竟只是私军,而且还是新兵,临战之际,很容易没有主意。

  所以匡汉军校尉、都尉,全部都是世家大族派来的饱读兵书之人,来自普通农户、佃户和流民的士卒,最多只能做个曲长。

  校尉骂道:“你们怎么就那么笨呢?我们马上去抢占隘口。封锁了隘口,护民军根本就逃不出子母谷。”

  随后,校尉便开始下令:

  派一个都尉率五百人等在这里的山脚下,等待后追来的兵马。

  而他则率领一千五百人,全速奔跑,去抢占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