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491章 一鸣惊人

第491章 一鸣惊人

  谁知道,桓佑丝毫不惧,从桓阶身后迈步站了出来。

  而桓佑如此,其父桓阶仍然老神在在,无一些惶恐、担忧之色。

  “使君大人,诸位大人!”桓佑做了个罗圈揖,面色从容,童声清脆。

  “如今荆州最重要的是什么?”桓佑环视着在座众人。

  “以佑看来,首当其冲的不是讨论是否服从朝廷内阁诏令,而是马上派兵入江夏、剿孙策。”

  桓佑的脸上出现一朵潮红,不知是因他体弱,还是因为过于激动。

  “表面上看,孙策入江夏,无人口亦无粮草。然,孙策自不会困于江夏等死。

  “现汝南袁氏、许氏已为护民军所灭,南阳袁术弃宛城欲逃汝南,亦会被护民军围剿。

  “如此孙策便不能过新息渡口投靠汝南袁氏。

  “留给孙策的只有一条路可走:过江犯长沙,或过江投靠扬州曹操。”

  桓佑停了一会,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看到大家都在轻轻点头,才继续说道:

  “孙策若投靠曹操,必引曹操来攻我荆州,以为其父报仇;

  “孙策若直接攻伐长沙郡,则可打长沙一个措手不及,长沙郡必失。

  “以佑猜想,孙策不会投靠曹操,而是率兵过江直扑长沙治所临湘(后世的长沙市)。

  “为何?皆因其父孙坚乃长沙前太守,在长沙郡或许有人会支持孙策。

  “荆州江南四郡兵少将寡,若我是孙策,在取临湘获取粮草后,马上分兵取武陵、零陵、桂林三郡,从而获取广大地域,从而抗衡我荆州南郡兵马。

  “一旦孙策得逞,我南郡将四面受敌,再无转圜余地,只能归顺朝廷以求平安。

  “或者说,那时,我荆州各世家大族,将比直接遵从内阁诏令还惨,毕竟江南族产尽失,而南郡的田地、家财同样要受到成公子的盘剥。”

  说完后,桓佑再次向众人致礼,回到桓阶的身后坐下,口观鼻、鼻观心……

  而此时在座所有人的脸色均已大变。

  他们可不笨,马上就知道,桓佑所说,几乎是必然。

  而他们一旦失去江南四郡,他们在江南四郡的利益就全部送给孙策了。

  现在孙策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粮草。

  所以,只要长沙郡不失,孙策就无粮草供给。

  半晌后,向朗才开口问桓佑:“小公子的意思是,我们向长沙派出援兵吗?可这与之前的‘静观其变’有何关系?”

  向朗还是年轻,没有想清楚相互的关联。

  桓佑坐在椅子上,对着向朗拱手一礼。

  “吾身体太弱,站一会便有些气喘,请巨达(向朗字)大人允许佑坐着回话。”

  不等向朗开口,刘表就马上说道:“你尽管安坐。”

  刘表已经听出这个小娃娃的不凡了。

  桓佑再次向所有人致礼感谢。

  不感谢不行啊。

  这是什么场合?

  这可是刺史府的正式议事。

  按礼节,根本不可能为他设置座位。

  可之前桓阶要求给自己儿子一把椅子,就坐于自己身后,大家因都知桓佑体弱多病,自然没有多说什么。

  可如今桓佑主动致礼感谢,倒是让人发现,这个桓氏并不是“教子不严”,而是很懂礼数的。

  桓佑的童声再次响起。

  “如果现在就宣布不奉内阁诏令,无论是樊城的护民军,还是经襄随谷地入江夏的护民军,都会马上征伐南郡,我南郡将会四面受敌,不可守也。

  “如果宣布奉内阁诏令,便要解散私兵、放护民军过汉水,南郡亦不可保。

  “唯有一策,可保南郡暂时无虞,以便抽出手来,清剿孙策残军。

  “那就是以使君皇室宗亲之名,让荀谌带信给内阁,说目前对成公子是否国贼判断不清,请求内阁允许荆州派使者入京都观察两年时间。

  “届时,如若证实成公子并不想独霸朝纲、伺机篡汉,荆州刺史府上下官员便全部赴京负荆请罪、

  “否则,荆州刺史府与数百万民众,必将高举‘匡扶汉室’的义旗,哪怕全部死光,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必与成公子对抗到底。”

  众人都听明白了。

  众人的眼睛也都亮了。

  按桓佑所言,荆州并不背叛大汉朝廷,反而是汉室的最坚定的助力。

  你成公子若没有篡汉之心,给荆州两年时间又如何?

  你成公子若确想篡汉,那就是逼着荆州联合扬州、益州、交州共同高举义旗。

  而只要有这两年时间,荆州便可以腾出手来,先剿孙策、再募强兵。

  届时无论是想割据江南,还是要重新归朝廷统辖,可就是荆州说了算。

  所有人看着桓佑的眼神,都闪着异彩、透着惊喜。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