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454章 安城之下(1)

第454章 安城之下(1)

  高顺自问:

  难道自己在护民军中,真的就那么逊?真的就不能有所作为了吗?

  这些娃娃兵为何如此厉害?

  不过,高顺瞬间调整了情绪,大声说道:“就这么办。我马上写信给乌桓军团,让他们配合扫荡贼军的散兵游勇。然后我与参谋长共率两军,奔袭安城。”

  “报告军团长,给乌桓军团的信件,我已经写好了,请军团长审核。”一个军团部的参谋一边说着,一边递给高顺一张纸。

  高顺接过来后,傻了。

  怎么回事?

  他看不懂。

  上面任何一个符号,他都不认识。

  黄水在一旁看了一眼,问道:“这就是我护民军的密码信?”

  王勉咧嘴一笑。“正是。”

  何山告诉过高顺,护民军之间的信件往来必须用密码信,而且让他抽空学一下,而且还把《密码本》给了他。

  只不过这一年中,他只顾练兵,竟然把这事儿忘得干干净净。那册《密码本》好像被他放在青州的军营中,竟然没有带在身上。

  如今,自己根本看不懂密码信,太打脸了,脸打得像是紫透了的茄子。

  王勉看到高顺的冏像,猜到他没有带《密码本》,就从身上掏出《密码本》,当众翻译了起来。

  这密码信写的,果然和王勉说的一样,希望乌桓军团兵分数路路,剿灭沿途的贼军和可能前往各县的小股兵马。

  最重要的是,信上还主动加上了要派兵监视汝阳县和新息县的守军动向,免得被贼军打个措手不及。

  高顺突然觉得浑身都不自在了。

  他在护民军中,虽然贵为军团长,可竟然连个做参谋的娃娃都不如。

  不过,尴尬多了,也就不尴尬了。

  刚刚还觉得有些割脸的倒春寒的小风,此时刮到脸上,好像也没那么疼了。

  高顺压住自己的尴尬,刚想下令出发,远处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骑乌桓人正急速奔来,然后把一封信交给了高顺。

  高顺根本就没打开,直接交给了王勉。

  他知道,他打开也没用,里面肯定是密码信。

  王勉把信件翻译出来后,高顺再次被打脸了。

  因为乌桓军团展开的战术,与王勉所说的一样,还分出五千精骑前往安城,去救援周氏一族。

  而且,信上还说,征东军团乃步卒,不适于长途奔袭。

  信中说,由乌桓军团负责扫荡汝阳到新息的沿途贼军,并顺便扫荡汝南东南面各县的小股贼军。

  而希望征东军团以城父县为起点,负责扫荡汝南西、北两个方向的贼军兵马。

  战术核心就是两句话:先扫荡外围各县,再困贼军于汝阳。

  有了乌桓军团的五千精骑,速度远比征东军团快,自然不需要征东军团的步卒长途奔袭。

  而且,乌桓军团提议的分工也更为合理。

  这次王勉没有抢先开口,而是看向高顺、黄水和郑义三人。

  高顺咧嘴一笑,说道:“就按乌桓军团的战术打!”

  尽管高顺内心中震惊万分,可他此时已经把情绪深深地埋入心底最深处。

  他想不到,乌桓军团竟然提出了与王勉这些娃娃兵相同的战法,而且战术安排要比王勉他们还要更优。

  用骑兵去求援安城,当然要比用步卒快很多,也更容易取胜。

  毕竟,攻击安城的三族联军也是步卒。

  如果以突袭战术,打三族联军一个猝不及防,以五千精骑的战力,冲散一万步卒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步卒不能结阵对抗骑兵,那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骑兵可以尽情屠杀。

  探马来报,贼首确实往各县派了兵马。只是派得不多,每县最多两千左右。

  高顺下令:征东军团也把兵马分为两千一股,直接由近及远,奔赴汝南西北各县,力争全歼各县的贼军,并逐步向汝阳压缩。

  王勉补充:一定要先劝降。毕竟汝南需要贼军这些青壮。

  这次,高顺听了王勉的补充,内心已经波澜不惊了。

  周氏族人和安城的百姓,站在城上,看着城下一万兵马,内心中皆是惶恐不安。

  城下兵马打的是“许”字旗号。

  周氏族人不用猜都知道来的人叫许禇,字仲康。

  这个许禇在汝南可是极为有名的。

  他天生神力,曾倒拖牛尾行百步。

  黄巾之乱时,就是他率领民众抵御,力保豫州治所谯县不失,从而一战成名。

  汝南许氏急召其返回汝南,认祖归宗后,便成为袁许两族联军的首领。

  如果不是蔡成来到东汉末年,再过七年多,许禇便要率领手下兵马投靠曹操,他也将和典韦一起,成为曹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