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447章 沸腾上元(2)

第447章 沸腾上元(2)

  扭秧歌本是男女都有的。

  可在京都,担心教女子扭秧歌,太过惊世骇俗,所以这次全部都是御林军的士卒。

  在青州,每到上元节,每家每户,都有人参与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的队伍中,而且队伍逐年都更加庞大。

  在欢乐锣鼓之后,唢呐再次奏起了民谣,而扭秧歌的和踩高跷的,还有人群中戍卫的御林军将士,都跟着唢呐声高唱起来:

  正月里来呀是新春,

  家家户户开了门。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亲人护民军……

  青州人如此拥戴护民军,这首由蔡成编写的民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农忙时护民军都要下田帮忙,与农户同劳作、同快乐,护民军就是青州子弟兵的说法,也愈发深入人心。

  如今,蔡成又把这首民谣带到了京都。

  日后,等青州歌剧院迁来京都时,

  京都人都可以看到小话剧、舞蹈、歌曲演唱、青州快板、青州快书、青州评书、花鼓……等更多的节目。

  要知道,自从青州的教司坊被蔡成改成歌剧院后,就吸纳了一批年轻士子,每天绞尽脑汁地为剧院编写剧本、歌曲、快书、评书等……

  至于编演舞蹈,则是由原来教坊司内的女子负责。

  现在可没人敢欺负这些女子。

  因为成公子称她们为“艺术工作者”,其中最为出色的,还会被称为“歌唱家”、“舞蹈家”什么的。

  几乎所有教坊司中的女子,无论年纪,几乎都嫁人了。

  蔡成为了让这些女子不再受到社会的鄙视,还专门让牧府大肆宣传这些女人的悲惨身世,并向整个青州宣告,这些女子如今,和广大农户一样,都获得了解放,都可以挺直腰板了。

  可普通百姓可没有钱去剧院看歌舞话剧什么的。

  蔡成还有办法。

  剧院的歌舞团,会轮流组织一些人组成演出团,然后青、冀、幽、并四州朝廷巡演。

  尤其是秋收时节,剧院关门,所有人都要出去巡演,让百姓的丰收喜悦,再添上一些色彩。

  现在,在青州,随便一个农户,都会唱几首好听的歌曲。

  用蔡成的话说,让歌声回响在田间、农庄和山野。

  蔡成就是用这些方法,不断丰富着大汉民众的生活,积累着大汉的文明底蕴、塑造着大汉多彩的文化……

  生活在莺歌燕舞中越来越好,民心在丰收的喜悦中慢慢凝聚……

  上元之夜,最为震惊则是京都百官。

  有家小在京都的,都带着家人来到了灯会广场;独身在京都的,也都三五成群,相邀来逛花灯。

  只不过因今日《汉报》刊登了“讨蔡联盟”一事,搞得来逛花灯京都百官,哪怕见了面,都不敢多打招呼,生怕被蔡成抓住什么。

  尽管内心中还有一些惴惴不安,可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上元花灯,他们再怎么样,也知道成公子要把大汉变成个什么样子。

  本来惴惴不安的心,此时却增长了一丝期盼。

  若大汉处处都如今晚,倒是让人向往万分。

  这个晚上最开心的,非刘协莫属。

  蔡成被京都学子哄抬着献出“对联”文体,他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签名赠书,于是,刘协在蔡琰、诸葛亮五小的陪同下,可是吃了个肚儿溜圆。

  他是看到什么小食,都要来上一份。

  可小食太多了,蔡琰只好让紫金卫只给他做半份,否则非把刘协的肚皮给撑破。

  就这样,刘协还是只吃到了一半的小食。

  如果不是蔡成答应他,在出巡的路上,随时让紫金卫给他做,每天做不同的花样,刘协差点哭了出来。

  重入京都后的这十几天,刘协此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爱。

  从蔡成搂着他睡觉,给他讲解圣贤典籍,到蔡琰、轻风、细雨三个姐姐,每天给他做饭、洗澡、换衣服,还有诸葛亮、郭淮两人每天晚上回府后,都会给讲相府中的事情,还有龙鳞卫的小伙伴们,陪他一起读书,陪他一起玩……

  他今年已经十岁了,可过去,他是那么孤单且无助。

  这十几天,他品尝到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和他一起吃得肚儿溜圆的,还有日后他的皇后伏寿。

  伏寿比刘协大一岁,乃是不其侯伏完最小的女儿。

  不过,此时伏寿还不是皇后,只是入了掖庭的贵人,或者说是刘协待选的妃子。

  蔡成入京后,就把伏寿接到了刘协身边,负责每日与轻风、细雨一起,服侍刘协。

  经过这十几天的调养,伏寿与刘协一样,显得白胖了起来。两人的脸上都显现出了婴儿肥。

  而且,每日一早,她和刘协都要起床,在蔡成的带领下,与蔡琰、轻风、细雨、诸葛亮、郭淮等人,一起出门跑步。

  开始时,刘协与伏寿只能跑不到一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