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如果小云语音助手也不能用,那就干脆把小云语音助手也屏蔽掉。
智云集团是一家全球性企业,面向全球各国市场进行运营的时候,都是属于非常遵法守纪的典型企业……
嗯,除了税务问题,这是底线问题,不容协商,有本事你告我……
如果有些地方的数据监管实在太严苛,涉及部分底线,比如要求公开源代码之类的,那就没办法了,智云只能不进去这个市场了……智云手机也不是在全球所有国家都能公开出售,比如在美国就不能卖!
Yun AI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法律问题,所以智云集团一开始就把Yun AI进行了分区运营,在很多国家里都部署了数据中心,负责当地以及临近区域的数据处理。
当然,只是数据中心放在当地,并不是说把数据的管理权交给对方……这是不可能的。
数据中心里的所有权以及管理权都是属于智云集团自己管理运营。
连数据中心的开启,诸多核心权限都是需要总部这边进行远程授权的,不然也只是一堆服务器硬件而已,没什么实际意义。
还有一些则是数据数据托管,也就是把数据放在对方指定企业的数据中心了……但是数据的管理权依旧在智云集团手里!
对方要求把数据放在他们指定企业的服务器里,只是为了避免大量的隐私,安全数据泄露,对于这些常规要求,智云集团都会进行配合。
总之,只要对方别痴心妄想,想要看Yun AI的源代码,或其他核心服务的源代码之类的,一般智云集团都会进行配合。
充分遵守各国法律,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当然,这只是表面而已。
实际上智云集团这种的全球性企业,在进行全球化部署的时候,往往和当地的财团们进行协商……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协议,那么剩下的就是双方演习,给全球的吃瓜群众看一场大戏而已。
这包括六月份的时候,智云集团和欧盟那边达成的和解协议,一次性缴纳三十亿欧元的巨资罚款。
这其实是智云集团和欧盟当地多个国家的财团进行综合谈判、协商后的结果。
双方的财团达成协议后,后面才有所谓的公开庭审,然后看似很热闹的双方律师团的辩论,博弈……最后在普通人的眼里经过艰难的谈判后,达成所谓的协议。
这事,在欧盟那边的普通人看来,是欧盟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让智云集团这个世界级企业屈服,乖乖认罚三十亿欧元,这是欧盟的胜利!
而在国内的吃瓜人看来,这是智云集团依靠自身强悍的影响力,最终迫使欧盟让步,撤销了之前超过一百二十亿欧元的天价罚款,最终答应了零头数字的罚款并和解。
而在美国人看来,智云集团不行,竟然面对欧盟还低头了……你智云低头了不要紧,我们后头一大堆跨国企业咋办?比如水果,微软,谷狗这些企业,一个个可都是欧盟那边的罚款对象。
每个都面临着起诉以及天价罚款。
而其他各国人看来,这和他们没啥关系,就是看个热闹。
倒是印度那边,不少人都说,欧盟能罚智云集团,我们也可以的嘛……现在法律不行,但是我们改一下法律就可以了嘛!
超过一万五千亿美元市值的智云集团,不上去咬一口多吃亏啊!
还别说,人家真这么干,近期已经对智云发起了所谓的倾销调查!
对此,徐申学都懒得搭理他们,再逼逼,老子给你来个全面断供……包括各种智能终端、汽车所需要的各种零配件以及耗材,还有一些精密设备等等。
我让你刚起步的电子消费品组装业,汽车业全面停产。
人家欧盟是智云集团的大客户,智云集团的第二大市场,每年贡献好几百亿美元的营收。因此智云集团是愿意和欧盟那边坐下来谈判拉扯,甚至最后愿意付出三十亿欧元的罚款来了结这一件已经拉扯了好多年的税务案件。
但是印度……不是徐申学看不起他们,而是印度人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智云S系列手机……甚至他们还得渴求智云系旗下诸多设备,芯片以及其他半成品。
智云集团和印度那边的业务关系,是印度人需要智云,而不是智云需要印度!
所以智云集团一般不搭理印度人……也从来不去进行各种投资,只是在当地搞了个销售,售后中心,还有个研发中心,以招募当地的顶级人才……至于当地的普通工程师,智云一般不要。
和欧美企业都喜欢在印度里搞大量的常规研发中心,甚至客户中心不同,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软件工程师资源不同。
智云不喜欢在印度,也不喜欢在其他海外国家搞大规模的研发中心,然后招募当地的普通工程师。
智云是喜欢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但是一般是倾向于招募当地的最顶级的一小批人才,同时对当地的普通工程师不屑一顾……
因为在国内,就有大量的普通工程师,而且还价格便宜,犯不着去海外招募普通研发人员。
本国的充足的各类工程师的人力资源,也是智云集团这些年快速崛起,纵横全球的核心因素。
科研系统再牛逼,也得有充足的人才来支撑才行啊!
而华夏,就有足够的高科技人才……各种领域的工程师一抓一堆。
————
随着智云软件的负责人介绍了Yun OS10.0,以及内置了Yun AI所带来的诸多变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