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94章 AI无人机时代和激烈市场竞争

第394章 AI无人机时代和激烈市场竞争

术团队都已经开发出来了一百多瓦的快充技术了,但是为了极致的安全性选择了非常保守的策略而已……宁愿让手机充电慢一点,也绝对不要看见手机爆炸起火的新闻。

  四星在去年里的惨况,那可是历历在目,值得智云集团在这方面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

  就连隔壁的水果也被四星的电池自爆给吓到了……尼玛,后果太严重了,而水果方面的快充技术本来就相对差一些,更没胆子用高功率快充了。

  最后,手机市场里的最后一个大玩家是大米,这个雷布斯建立起来,以性价比而著称手机厂商,销量也有大几千万、

  它们很喜欢摸着威酷电子过河,威酷电子搞啥他们也搞啥……当然,威酷电子是正常的搞,多少还有些硬件利润,而大米是极致性价比玩法,硬件利润非常低,但是人家生态做的不错,依靠生态赚钱,所以也算是走出来了自己的道路。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手机市场竞争很激烈的,八千元以上的市场是智云独占,五千到八千左右的市场,智云占据大半,水果占据小半,四星占据零头。

  四千元到五千元市场,也是上述三家瓜分市场。

  到了三千到四千元这一价格区间里,才给一大票二线厂商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其中威酷电子又依靠小蓝MAX系列占据了相当多的市场,然后智云和四星、水果也在这一领域里用降价后的旗舰机,旧款机型,或者特殊机型抢夺市场。

  留给其他二线手机厂商的生存空间非常小。

  然后是二千元到三千元市场里,智云和水果彻底推出这一市场,四星继续耕耘这一市场,威酷电子也有一部分市场份额,其他各手机厂商则是重点争夺这一市场领域,其中的华威以及OV做的都相对不错……这已经是他们所能够争夺的主要‘高端’市场了。

  一千元到两千元市场,则是威酷电子和一大票二线厂商的厮杀空间,其中威酷电子是属于比较强势的那种,其他的几家二线手机厂商也做的不错……这个价格区间,也是威酷电子,华威,OV,大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的主要优势领域,出货量非常大的。

  千元以下……威酷电子彻推出这一市场,大米在这一领域里优势很大,然后还有其他一些三线厂商,乃至山寨机厂商混杂其中。

  纵观整个手机市场里,各个价格区间里几乎都有实力非常强悍的手机厂商把控市场,这对于二线厂商,后来者而言想要进步,其实难度非常大。

  在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里,国内二线手机厂商能够找到一条生存之路,其实很不容易,而能够做出来的就更少了。

  华威、OV以及大米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们之后,还有一群半死不活,苦苦挣扎,甚至已经转行或者破产倒闭的失败者呢。

  其中的大米,能够获得其中的成功,哪怕只是占据了低端领域的优势,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除了上述这几家外,还有其他几家手机厂商,如国外的LG,被联翔收购的摩托罗拉,还有国内的众兴、金立、TCL等……基本都是已经逐渐消失在国内消费者视线领域里的的三线厂商,但是他们在一些特定市场里还是拥有一些市场份额,得以勉强维持。

  再往后,则是一群全球范围里的四线手机厂商,这些四线厂商其实也蛮多的,包括国内的一大群中小手机厂商,如做非洲等落后地区市场的川音科技,他们今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估计都得超过三千万台了,增长速度非常快。

  此外还有国外的日本品牌,印度品牌等等。

  而这些被列为‘其他’的国内外中小手机厂商,他们采用的供应链大部分也是华夏的供应链,手机生产也基本都集中在华夏。

  要知道,去年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手机总产能在十五亿台左右,而华夏的智能手机产能就达到了十四点五亿台,剩下的几千万台产能分布在越南、印度、日本以及韩国等地区,但是规模都非常小。

  全球每年超过十五亿台智能手机里,有大概百分之六十五都是使用的智云集团旗下的手机SOC芯片(包括通讯基带);有大概百分之五十使用的是智云集团旗下的储存芯片,如内存、闪存。

  有百分之四十使用的是智云集团控股的华星科技的屏幕,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使用的是智云集团同样有战略投资的京东方的屏幕。

  虽然这么大的高比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智云以及威酷电子直接拉起来,毕竟这两家的手机销量加起来就达到了五亿多台,直接占据了全球总销量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但是依旧可以看的出来,智云集团在智能终端领域里的供应链掌控力度有多强悍。

  而智云集团再加上国内的其他供应链厂商,一起组成的华夏电子消费领域的产业链,直接垄断了全球市场,根本就没有给第二个国家的生存空间!

  哪怕水果,哪怕四星他们生产各类智能终端,都无法甩开华夏的电子消费供应链。

  这也是当年徐申学非要扶持威酷电子,进军中低端领域,同时持续扶持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缘故,这蛋糕做大了才能把供应链做起来,然后彻底拿捏住全球市场。

  而这种全球最顶级的电子消费以及半导体供应链,最终又反哺智云集团以及徐申学旗下的其他企业的成长。

  小疆科技,无疑就是这一套供应链发展模式里,获得大量好处的厂商。

  作为一家专业的无人机厂商,其实小疆科技的技术研发主要还是集中在无人机本身上,对零部件的研发虽然也有,但是更多的还是依靠合作厂商的供应链。

  如芯片领域,部分先进芯片是依靠智云半导体供应,部分是依靠国内陆续发展起来的其他芯片设计企业的供应……而芯片制造部分,基本都是智云微电子那边制造的。

  电池部分,也是直接套用电子消费供应链的成熟电池技术,然后进行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