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90章 除了贵没有缺点

第390章 除了贵没有缺点

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局限性,一直都是不如特斯拉的。

  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其局限性,海蓝汽车虽然研发技术强悍,甚至都把这玩意的能量密度做到了两百瓦时每公斤,但是想要继续往上堆叠能量密度的难度就太大了。

  基于这种情况,海蓝汽车老早就开始研发其他的新电池,而半固态电池以及固态电池就是海蓝汽车的研发重点。

  固态电池不用说,那是能够轻易达到数倍能量密度的黑科技,但是技术难度也非常高……主要是量产困难,成本过于高昂。

  为此,海蓝汽车短期内选择了半固态电池这么一个过渡方案。

  半固态电池,严格来讲依旧属于液态电池的范畴,但是也具备一部分固态电池的特性。

  其特征就是,能量密度可以做到现有液态电池的两倍以上,理论上甚至能够做到七百瓦时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现实里暂时还做不到。

  然后是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液态电池更好,起火风险更低,爆燃风险也更低。

  然后是使用寿命上,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更长。

  此外,半固态电池还有一个体积优势……它不仅仅更轻,而且也更小,这意味着部署同样电量的电池,所需要的车内空间也更小。

  当下的半固态电池,可以说除了贵没啥缺点。

  而这,就是海蓝汽车即将向市场发布,并搭载在今年度诸多新车型上的第三代电池。

  包永言对自家的这款电池表现出来了非常大的信心:“我们今年的半固态电池,将会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首次拥有能量密度,续航上的整体优势,并且还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等领域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采用新型的半固态电池,将会能够让我们的电动车首次具备在北方地区市场的竞争优势!”

  “以往我们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北方地区冬季使用的时候,整体续航出现大幅度缩减,难以满足北方地区人们的冬季出行,这也是我们的各车型在北方地区里销量普遍偏低,主要市场都集中在中部以及南部地区!”

  “这一特征也出现在了国外市场上,我们的车型在气温相对炎热或温和的东盟,南欧,南美,美国南部地区卖的比较好,但是在北欧,加拿大,美国北部,俄罗斯等地区的销量就差了很多!”

  “然而现在我们的半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大幅度扩展,在零下二十度到六十度之间都能稳定工作,再加上我们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三百五十瓦时每公斤,装车后可以轻易达到六百公里,甚至六百五十公里的夏季续航,在这个基础上,在北方冬季使用打个七折,依旧能够有四百公里以上的续航。”

  “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的三元锂电池的冬季续航!”

  “基于此,我们准备在今年里在全球范围的北方地区里,进行广泛宣传以及市场推广,争取获得这一部分地区的市场份额!”

  徐申学此时,手头上也拿着一份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的介绍资料,上头介绍的诸多技术参数里,徐申学其他的不太关注,只关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能量密度。

  还有一个则是成本。

  他指着介绍资料上道:“这种新型电池的成本,整体比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百分之十五,成本的提升你们怎么解决?”

  包永言道:“新电池在刚批量生产装车的阶段里,价格肯定是要贵一些,毕竟包括了研发成本以及生产线成本,但是随着产能的提升,平均的研发成本以及生产线成本会持续下降,按照我们每年超过百万辆的汽车销量来看,甚至都不需要一年后,大概半年,也就是年底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把平均成本控制在和现有电池相当的水准!”

  “而到了明年后,随着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平均单价还会继续下降,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半固态的电池成本,甚至会比现有的液态电池成本低百分之十左右!”

  “把这个周期都算进去的话,其实我们的半固态电池的整体成本,不会比现有的液态电池更高!”

  “同时我们的各车型持续生产,而且新车型为了控制成本,也大幅度沿用成熟车型上的零配件,其他各零配件,如电机,灯组,车身,轮胎以及底盘等其他零部件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我们的车辆成本除了电池成本外,还在持续下降,我们预计到明年,制造成本能够再下降百分之二十左右!”

  “所以采用了半固态电池后,虽然短期内电池成本会上涨,但是放大到一年周期来看,实际上我们的整车成本依旧是持续下降的,这个数据大概是百分之十五左右。”

  “这也是我们今年会推出降价车型,现有车型加量不加价的主要原因!”

  “毕竟我们的成本控制,在业内一直都是属于顶级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而且我们还有巨大的产量优势!”

  “一年百万辆的汽车销量,这就是我们控制成本的最大底气!”

  徐申学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就放心了!”

  工业产品的成本,往往是和产量直接挂钩的。

  产量越低,平均成本就越贵,反之产量越大,那么平均成本就月底。

  这一点,在智能终端行业里体现的更加明显……为什么最近几年智能终端行业里出现了巨头越来越强,二三流的手机厂商越来越惨啊。

  这就是规模优势的重要体现。

  这么说吧,智云集团里一台售价五千元的S16手机,其成本其实并比国内其他厂商的一些四千元还要更低一些。

  而且S16手机的各项硬件水平,还超过这些四千元手机的硬件水平一大截!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