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种商业化电影,观众或许不会在乎那么多,就看视觉效果怎么样……但是,路知远作为导演,必须竭力为观众打造一个真实的世界。
机甲猎人的真实度。
驾驶员的选拔方式。
因为太平洋底部出现了一个时空虫洞,地球上的磁场,地理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除此之外,就是这个怪兽的生物特征。
作为一个宇宙生物,它的进化方向,必然跟地球生物,充满了巨大的差异,但又在某些方面,存在大量的相似度。
这个度如何把握。
这些细节,研究的越深入,电影世界越真实。
“哥,我什么时候进组拍摄?”
热芭听路知远说完之后,顿时有些迫不及待。
“不着急。”
“这部电影的核心,是机甲、怪物、城市的互动镜头,人类演员重要性没有那么高。”
“等我将这些实体模型拍完之后,做一些CG补充,尤其是那些碎片的飞溅速度,音波的低频振动……这些东西,一旦只要在电影院播出,直接能够给观众给到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感。”
“做完这些之后……整体的艺术风格就定型了,接下来人类演员的拍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部电影,路知远对于演员的演技不担心。
人类演员的拍摄,基本都是在驾驶舱内,这需要什么演技?
要不是这几个都是自己的熟人,观众也喜欢看到他们。
路知远甚至想要随便找几个素人,每天给他们200块钱,让他们在驾驶舱内,感受一下液压动力系统。
说真的。
如果有这种机会,很多人可能倒给路知远200块钱,也想体验一下。
“哦。”
热芭有些失望的低下了头。
完蛋了。
坤哥这家伙,真是害人不浅!
《环太平洋》是一部真正的机甲电影,电影的主题是机器人打怪兽。
人类演员是谁?
观众不在乎。
路知远这个导演也不在乎。
拍了等于没拍。
不对。
片酬还是要拿的。
“原来,这就是工业化电影。每个道具,包括演员,都是流水线上的零件,不存在某个人不能取代这回事。”
热芭好像明白了,好莱坞工业化电影的真谛。
没有演员也能拍。
说不定发展到未来,演员想要拍戏,非但拿不到片酬,还得塞钱给制片厂。
幸好,她已经通过两部电影,让自己变成了一线女明星。
如果,她第一部就拍这种机器人电影,热芭怀疑,自己拍完之后,电影哪怕火了,观众也会说,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自己就是个镶边女主角。
此时此刻,热芭终于意识到,为什么基努·里维斯热衷于拍文艺片……原来,文艺片才能真正体现演员的魅力。
像这种商业片。
热芭以前拍《升级》和《铁甲钢拳》的时候,还没有特别大的感触。
直到《环太平洋》,她终于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意识。
“不行!”
“演员这碗饭,太不稳定了。”
“就算远哥一直带着我拍电影,但是,他对电影的理解,在不断的变化。艺术审美,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
“迟早有一天,我会失宠的。”
“我得尽量多跑商务,多赚点钱!趁着自己现在还很红,不能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热芭忽然觉醒了自己的先天牛马圣体!
拍电影,搞艺术,那是路知远那样文艺青年的事情。
她这个阿勒泰一座山,为了老有所依,必须得靠自己!
赚钱!
明天就去跑业务!
不能再咸鱼了!
出现这种情况,热芭倒是不怪路知远。
路知远虽然是一个很文艺的人,也喜欢给角色,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弧光。
但不管怎样。
只要拍商业片,作为导演,路知远需要对整个项目负责。
他哪怕有一颗文艺小青年的心,也得强行逼着自己放弃。
为观众打造极致的视听盛宴,这是路知远拍商业片的底层逻辑。
而视听盛宴当中,俊男靓女,只是最基础的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