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最佳导演的诞生> 第132章 《铁甲钢拳》融合《头号玩家》,兄

第132章 《铁甲钢拳》融合《头号玩家》,兄

br />   要不然的话,坤哥就算明天去找编剧工作室,写出来的剧本,大概率还是一塌糊涂。

  ……

  “表面上是机器人拳击比赛,内核是父子情感故事?”

  “打斗场面,4~5场?机器人和两个主人公,共同实现废柴逆袭?”

  听着路知远讲述的《铁甲钢拳》的原版剧情,忻玉坤琢磨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兄弟,这听起来有点意思,但只有一点点意思,比《升级》差远了。我估摸着不大行。”

  “这是谁给你写的剧本?对好莱坞感觉不是特别了解。”

  “好莱坞最忌讳这种定位模糊的电影,削弱了核心受众的凝聚力。一部电影想要两头吃,往往一头也吃不到。”

  坤哥还是有一点真知灼见的!

  一听这话,路知远也是深以为然。

  在另外一个时空,《铁甲钢拳》制作成本1.1亿美元,但是在北美票房只有8500万美元。

  太低迷了!

  看起来就是一副扑街的样子!

  票房暂且不提。

  在烂番茄新鲜度上,只有60%!

  对比一下《第9区》的90%,差的太远了。

  由此可见,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口碑也不大行。

  要么是宣传策略出问题,要么是影片定位出问题,总之就是,没搞明白核心受众。

  “兄弟,你忘记了吗?《升级》这部电影,咱们一开始也想往文艺上拍,但你否定了我的想法,直接拍成那种科幻动作片,从头打到尾,场面十分火爆。”

  “你看,热芭和基努·里维斯都火了。抖森那家伙也跟着小火了一阵,回了英国老家之后,天天帮你吹牛。”

  “你有句话说的对,电影是视觉的艺术。先把场面搞火热起来,稳住了基本盘,再往里面填充一些有意思的概念,这就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铁甲钢拳》咱们最初的设定是,科幻机器人拳击赛。吸引的核心观众是青少年,还有一些男性运动迷,期待那种硬核机甲对决。”

  “你刚才给我讲的这个剧本,感觉有点偏向家庭温情……这种废柴父亲与儿子和解的戏码,反正我一点也不期待。”

  忻玉坤分析了一通之后,强调自己的第一直觉。

  “不管怎样,机甲动作片,肯定要以炫酷的机器人打斗场面为主,吸引足够的动作片爱好者。”

  “只要吸引了动作片爱好者,全球票房不会低于3亿美金!”

  “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发挥一下你天才的头脑,搞一些超级炫酷的概念在里面,票房能够提到4亿美金左右!”

  “再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一下你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审美,融合进一些超级屌的世界名画概念,不出意外,票房应该能够提高到5亿美金左右!”

  5亿美金,一部科幻动作片。

  差不多了!

  很屌了!

  再加上,路知远设计的那几个机甲。

  比如【秦宫禁卫】,自己拥有版权的情况下,找国内靠谱的代工,别卖的太贵,销量应该会不错的。

  【鬼武者】,卖去给日本,一定会赚发的。

  【行星撕裂者】,卖给美国佬,他们有钱,说不定能够卖爆。

  【圣殿武士】,卖给欧洲,那些法国佬和英国佬,一定会很喜欢的。

  这些衍生品,说不定也能卖好几亿美金。

  搞什么家庭温情戏码?

  模糊了受众,作为一部商业片,必死无疑!

  但想了想之后,忻玉坤意识到了什么,又补充道:“给你写这个剧本的编剧,我估摸着,他应该是考虑到《变形金刚》系列,作为机甲对战,就像是一座丰碑一样竖立在那里,太难超越了。”

  “其他人想要拍机甲对战,必须绕开《变形金刚》的视觉奇观,要不然的话,战胜不了变形金刚,必然要沦为平庸。”

  坤哥说的有道理。

  路知远想了想,《铁甲钢拳》原本的制作团队,大概率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这部电影是在2011年上映的,《变形金刚3》在这一年横扫全球,拿下了11.2亿美元的票房。

  看了《变形金刚3》这种炫酷的机器人打斗,普普通通的机器人拳击赛,确实没什么意思。

  所以,《铁甲钢拳》的团队,想搞出父子温情的差异化竞争。

  但还是那句话。

  《铁甲钢拳》作为一部商业片,机器人设计的太丑陋了,没有任何的辨识度和商业延展性,玩具、模型什么的衍生品,也根本卖不动。

  作为一部商业片,角色必须要炫酷!

  不管是人类角色也好,机器人角色也好,不能太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色。

  路知远这个版本的《升级》,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源自于他对热芭这个角色的深挖。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