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第51章 回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次日清晨,钟薏出门前,仍是习惯性地对着那间屋子喊了声:“我出门了。”

  她已经整理好心情,安慰自己昨夜的不快就暂且先翻篇。

  出乎意料的是,屋内传来一道低低的嗓音,隔着门显得有些沉闷:“嗯。”

  她脚步一顿,略微侧头。

  这是他这几日头一次回应她。

  下午,钟薏从镇上归来,手里提着从李芳家带回来的菜。家里存粮告急,她便与隔壁的李大娘商量好,每隔几日去她那里取些菜,月底再结账。

  大娘今日才知她家里多了个男人,听闻是她从深山里捡回来的,眼睛瞪成铜铃:“丫头,你你一个女娃娃跟大男人住,这成何体统?”

  这已经是第三个这么和她说的人了。

  钟薏抿了抿唇,知道大娘是关心她,违心安慰道:“他人还可以,我们约定好了,伤好便走。”

  “哦,哦你太心软啦,真是随了你爹”

  李芳想起什么,低声神秘道,“若是他有什么不对你来喊我,大娘家里还有个儿子呢,定能帮上忙。”

  她心头暖意流过,敛下头轻声应了声。

  走回院中,四下静悄悄的,只那间屋内传来锯木头的沉闷响声。

  她放下东西,去了厨房,扫了一眼——药喝了,饭也吃了,连灶台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略一犹豫,走进那屋子。

  他没有点灯,借着夕阳的最后一丝余韵,坐在桌边。

  宽阔肩膀拢在一身布衣之下,身形清瘦,他低着头,侧脸认真,用平日她拿来砍柴的刀锯磨蹭木料,发出刺耳的“嚓嚓”声。

  钟薏怔了怔,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木剑上。

  “你做这个干什么?”

  似乎是因为噪声过大,他才意识到有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抬头。

  “许久不练有些生疏。”

  钟薏才注意到他额上沁出的一层冷汗,被屋外斜照进来的夕阳映得晶亮。

  不但不折损他半分俊美,反倒因这一份病中的虚弱消磨了疏离意味。

  两个人相隔不远,却没有对视,气氛尴尬。

  “你昨日”

  “昨夜”

  两道话音撞在一起,彼此一愣,终于对上视线。

  钟薏没憋住,噗呲一下笑了出来:“你昨日还在发烧呢,这些东西可以暂且搁置,等身子养好了再练不迟。”

  卫昭挪开眼睛,浓黑睫毛投下一片浅浅的影子,沉默片刻:“昨夜多谢,是我冒犯了。”

  她这下才真的愣住了。

  哟!还会道歉!

  看来也不全然是块捂不热的冷铁嘛。

  她心情也好起来,笑眯眯摆手,语气格外大度:“没事没事,我不会记仇的!你昨夜是不清醒才那样,我明白。”

  才怪。

  钟薏看着他手里那把初具雏形的木棍子,勉强开口夸赞:“这剑做得可真好,你是江湖人士?”

  此话一出顿觉有些失言,她咬着下唇:“我只是随口问问,你若是不愿意回答,也没关系。”

  她想到他平日冷淡的模样,有些泄气。

  果真,他没有作声,目光淡淡落在她脸上,拇指摩挲着那把棍子。

  钟薏正想随便找个话题扯开,谁知他忽然开口:

  “我不是江湖人。是上京人士,前些日子被仇家追杀至此。”

  他语气淡漠,又补充一句,“家中有几分薄产。等我回京,定会报答你,你若是要黄金千两也不是难事。”

  钟薏被他语气吓到,嘴里的“黄金千两”好像他手里这根木头似的轻飘飘不值钱。

  她呵呵笑两声:“不用,我救你岂是为了那等身外之物。”

  她本就随口一说,带着几分玩笑意味,不料忽地和他对上视线,似乎已经看她良久,目光幽深。

  自己的心思好像在他眼中一览无余,她轻咳一声,飞快转移话题:“你今日想吃什么?”

  还未等到回答,门口传来砰砰敲门声。

  她跑出去开门,门外站着村东头的王阿虎,说自己今日有些脑热,看她回来便来看看。

  “我没打扰薏妹妹吧?”王阿虎捂着脑袋小心问。

  钟薏想起屋子里还没回应她的人,抿了抿唇,还是道:“没有,你快进来吧。”

  她检查下来,王阿虎没什么问题,只是最近春种太劳累,给他开了一些固本养身的药便把人送回。

  天色已经彻底暗下,青溪小村依旧宁静如桃源。远处天际残留的红紫色霞光淌在门外溪河上,泛着波光。

  她从出生便在这里,十四年如一日,每每看到这样的暮色,倚在门前,还是不自觉看进去。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