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三国:摊牌了,我是吕布> 第242章 杨修杨德祖

第242章 杨修杨德祖

  “陛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之前臣曾经向陛下举荐过赵云和陈宫二人,可陈宫心属曹操,赵云不知所踪,实乃可惜。今臣建议陛下当草拟诏书,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士子。”

  吕布的一席话,彻底打破了之前的僵局。

  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在察举制已经被打破的情况下,想要得到重用,唯有推荐。

  无论是不是任人唯亲,只要能够跻身朝堂之中,增加自己这派的实力,厚着脸皮又如何?

  刘辨思量片刻点头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就依大将军所说,马上草拟诏书,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来晋阳。”

  吕布拱手道:“臣之主簿陈琳广有贤才,文笔更是显著于天下,臣保举他为陛下草拟诏书。”

  陈琳本就是建安七子之一,文笔显著四海,谱写求贤令,自然无碍。

  “好,既然如此,就让陈琳当殿撰写求贤令。”

  早有人准备好笔墨,陈琳行了大礼,盘膝坐下,开始撰写起来。

  片刻功夫,洋洋洒洒数百字便已经准备妥当。陈琳不愧是大文豪,挥毫泼墨,挥笔如飞,下笔有神,字里行间透露着激情飞昂,更是把刘辨复兴大汉的思想和吕布治世清平的展望全部写的透彻心扉,若不是心志坚毅之辈,恐怕看了这封求贤令,就会立马收拾行囊前来投奔。

  不过吕布也清楚,这个时代的文人贤士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他们中有一些智谋之士,但更多的都是口口声声仁义道德,但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家族谋私。正因如此,求贤令上才会特意写下,先用再录的要求。

  吕布要的是真真切切的人才,纵然这人出身世家,但只要才德双方面符合,都可用。

  众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就连刘辨也忘记了身上的疲惫,开怀大笑。

  太尉黄琬眼珠子一转,上前说道:“陛下,老臣常夜不能寐,忧心我大汉前途。大将军的求贤令虽好,但贤才广布天下,隔着千山万水,一时半会也难以赶到。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一切政务全部需要快速执行,若是空等,必将延误大事。因此,老臣认为朝中大臣家中若是有能力出众的年轻后辈,可推荐给陛下,如此也能朝廷各项制度法令能快速执行下去。”

  黄琬一言,正中吕布的要害。

  寒门有贤才,但和庞大的世家比起来,确实是杯水车薪。吕布想要粉碎世家建立起来的庞大社会网,这才不断重用寒门。

  如今黄琬这一言,说白了,就是和吕布宣战,想要打破吕布给他们强行套上的枷锁。

  吕布岂能答应。

  但情急之下,他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

  下手不远,方才成为朝廷黄门侍郎的贾诩趁机进言道:“太尉能为国忧愁,下官甚为敬佩。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际,若是诸位大人家中却有青年才俊确实可以推荐出来。大将军方才说了,一切人才都是先试用再录用。”

  一句先试用再录用顿时让不少人偃旗息鼓。

  自己家中的那些晚辈是什么德行,自己作为长辈岂能不知。若真的推举出来,到时候如果才能不合格,恐怕就真的要把他们的脸丢光。

  吕布见众人的架势,也顺水推舟说道:“陛下,臣认为黄太尉所言甚是,臣也认同这个办法,若是真有贤才,诸位可直接推荐出来。”

  杨彪站在朝臣中,见吕布的嘴脸,心中越想越气。

  吕布本来对世家就有很大的偏见,如今他占据高位,手握大权,不可一世。观其行事风格,只招纳寒门人才,将世家人才拒之门外。短期之内,世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吕布征战四方,大汉的战火慢慢平息,这个问题就越发暴露出来。

  再强行和他为敌,只会以卵击石。

  想到这,杨彪释然了,快步走上前说道:“天下贤才大半出自世家,若是世家之才能被朝廷所用,定能开创新的伟业。之前陈宫拒绝征召,皆是他对大将军有所偏见,有眼无珠。天下其他英才断然不会如同他们一般。大将军虽然出身寒门,但殊不知当初的高祖未曾发迹之前也不过是一个亭长,但得世家之弟诸如张良来投,这才有了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可见,世家子弟对于朝廷来说,极其重要。臣认同大将军举才的方法。”

  杨彪的突然站队让很多抱有幻想的世家家主们顿时为之一愣。

  一时间他们有些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抉择。

  刘辨点头道:“爱卿不愧是我大汉的忠臣,好,好啊!”

  杨彪又说道:“臣有一子,年方十六,有些才能,若是陛下不弃,臣愿推荐儿子为朝廷效力。”

  吕布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精光。

  杨彪的儿子,那不就是被曹操以“鸡肋”杀死的杨彪杨德祖嘛。

  从演义上来看,杨彪确实有两把刷子,才能确实远胜他人,但他恃才傲物,常常喜欢卖弄学问,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如今的他还是年少之时,若是好好培养的话,说不定日后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自己麾下人才的储备实在是缺乏。

  尤其武将居多,文臣缺少,尤其还缺少开府治政的臣子。顾雍虽然可以充当,但他的名声不显,在吕布的麾下也没有立下太大的功绩,纵然想提拔他,也很难。

  如今杨彪主动推荐儿子,确实让吕布有些没有想到。

  但他不傻,朝中和睦对于现在的并州来说,最为重要。杨彪身为四世三公杨氏之后,他的主动靠拢,对于吕布来说就是一个趁机修复关系的绝佳机会。

  趁此机会吕布连忙认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