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演戏

  太子嗤笑道:“找本宫有何用,难道本宫还能冲进未央宫,拿刀逼着父皇上朝不行。”

  王朔面无表情的讲笑话,“太子都能拿刀冲进去了,何必只做这点事。”

  衣服穿好了,刚刚发表完砍头言论的王朔也退开了挺远。

  这几年都是如此,除了伺候自己时,王朔从不近自己身,守规矩又上进,是个难得的好下属。

  就是有些太听话了。

  “走吧,陪本宫去见见他们。”

  “是。”

  *

  殿内,林太傅等人的茶喝了几杯后,太子才姗姗来迟。

  他们自不敢对太子摆脸色,忙下跪行礼。

  太子坐定后,让他们起身,假意不知他们的来意。

  “一大早的,诸位怎么来本宫这里了,若是传到别人耳朵里,告本宫一个结党营私,那本宫该如何自处啊?”

  众大臣互相对视,都没想到一上来就吃了排头。

  太子势弱,背后没有世家支撑,难道不更应该巴结着他们吗?

  怎么还是这样不欢迎的态度。

  在座众臣中,就属林太傅职位最高,众人的目光渐渐都转向他。

  林太傅只能率先开口道:“太子殿下,贸然登门是我们考虑不周,实在是皇上月余不朝,政事堆积,时日久了,真的会动摇社稷根基,我等求见皆被驳回,如今只能求到太子面前,求您出面,请皇上上朝吧。”

  太子暗笑,真是看得起他。

  就凭他和父皇那不冷不热的关系,他出面,恐怕还不如这些世家大族自己去求呢。

  “诸位大臣的心意本宫已了解,但本宫已过了年纪,没有指令亦无法入宫,即便想为诸公出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大臣闻言也是一阵唏嘘。

  他们也知太子不受宠,只是别无他法而已。

  有人不甘心道:“但您毕竟是太子,这江山社稷,您终究也是要负担起来的,如今一句无法入宫便想推脱责任吗?”

  赵熙打眼看过去,说话的是一个极为年轻的官员,看官服也不过是五品,想来是哪个世家刚刚塞进来的后生,所以还有一身傲骨。

  果然,坐在林太傅下首的尚书令沈崇岳立即开口斥责道:“沈韫,住嘴。”

  然后看向太子道:“太子息怒,家中小儿,刚满十八,让他上朝历练一番,横冲直撞的,还望太子莫要与他计较。”

  太子温和的笑。

  旁边的王朔立马开口道:“我们太子刚满十七,但毕竟身居高位,自不会与尚书令十八岁的儿子计较。”

  刚刚开口的沈韫面色微红的垂下头去。

  他刚刚竟然在逼一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人去做满堂众臣都不敢做的事

  义愤填膺的王朔继续道:“小的既然斗胆僭越了,那不妨再多说几句。”

  他还礼貌地躬身行礼,诸位大臣面色难看的看向太子,见人家依旧温和的端坐喝茶,便已知晓这嘴长在小太监脸上,但话却是太子要说的。

  “还请诸位大臣莫要再为难太子殿下,前日他不过想趁着无事进文华殿再读几日书,被皇上知晓后,便被带去御书房狠狠责骂了一通,斥他无诏进宫,实乃心怀叵测,如今是万万不敢再随意入宫了。”

  太子这才开口道:“还不住嘴。”

  王朔嘟嘟囔囔,“明明三皇子也在外建府,还能随时入宫读书,都来为难我们殿下做什么。”

  一副真心护主的忠心模样,可旁边的大臣们全都听得嘴角抽搐。

  小公公,你还敢再明显一点吗?

  没看到沈崇岳的脸都快气黑了,那三皇子可是人家的亲外甥,是沈家包揽大权的唯一的指望,怎么可能让他去得罪皇上。

  太子适时开口道:“王朔,再敢多言,本宫就要罚你了。”

  王朔这才闭嘴垂首,恭恭敬敬的站到一旁。

  众大臣有白眼也不敢翻。

  好啊,话都说完了,才‘要’罚,合着就是不罚呗。

  他们一大早的,去求见皇上,连宫门都没进去,来求见太子,又被一个小太监指着鼻子笑话一通。

  合着他们为国为民的还活该了呗。

  反正这江山姓赵,又不姓林、沈、王、冯、魏的,你们父子不关心,我们还懒得上心呢。

  大不了就让中原蝗灾爆发,颗粒无收,大家一起饿死嘛。

  众大臣被请出东宫后,站在无人街道上,居然看起来有些可怜。

  早起的小摊贩们已经挑着扁担往各自的摊位上去了,民生艰苦,他们也都在努力的过活。

  大臣们大多出自名门望族,不缺吃喝,但也还有几个傲骨铮铮,想要为世间百姓开太平的人在,接连被皇帝和储君拒绝后,各自唉声叹气,越发觉得社稷无望起来。

  他们大多年少,见无事可做,便相互约着去喝酒。

  几个年纪大的也未阻止,而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