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带着仓库回古代> 第五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14

第五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14

  吴宥恨李咎那是十来年的恨意了,不过他是真的拿李咎没办法,他用来辖制人的手段在李咎这里全部行不通。

  李咎不进学,不考试,不当官,他没办法通过惯用手段从功名和官途上卡李咎的脖子。

  李咎在金陵,距离远,他没办法遥控金陵给李咎添堵。且金陵那帮人和长安的本来也互相看不顺眼,每年科举为了南北举子评分的事儿,长安四家和金陵几个书院能挣得打起来,前两年甚至到了要分东西南北四个榜的份上,金陵的世家又怎会听京城的摆布。

  至于李咎的那个徒弟,吴宥是真的很想动手为难一下,可是傅贵儿吧,他去了尤家姑娘,和杨家就成了连襟,尤家姑娘关系好,傅贵儿也没少被老杨家带去念书,算是半个杨家人。

  杨家这些年用心育人,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再加上金陵尤家的人脉,不敢说官路坦荡,那至少也是一路通畅。

  吴宥这个级别的大佬想要对付傅贵儿,搞不好是要被人耻笑,耻笑他和一个小书生过不去。且傅贵儿顶多只能算李咎的看门狗,说是左膀右臂,都有些高看他,就算卡着傅贵不让他考功名,能碍着李咎什么事?到时没有为难上李咎,倒先惹来杨家尤家一通火气,鱼没吃着反落一身臊。

  阳谋没用,那试试阴谋,比如给李咎安排一下人间失踪?可是李咎一个能打十个,这还不算,他的警惕性和防备心,比吴宥家养着的从前线撤下来的斥候都强,别说给他设套了,平时路上多看他一眼,都能被他盯上。

  要多派点人去?李咎他也不是单独一个人,他不知道多爱惜自己的小命,早前出门身边必定带着个哑巴,那哑巴比李咎还高还壮,李咎能打十个,哑巴就能打二十个!

  再后来李咎身边还多了京大营出来的侍卫,那就更不是随便几个护院家丁能料理的了。

  但要多派点人呢?真当地方巡守是傻的,派上几十个去围攻朝廷命官,真能办得神不知鬼不觉也就罢了,稍微漏出一点把柄,那就是谋反!

  吴宥又不是傻子,这样的事他不敢做,也没必要做。

  这个“没必要”是以前,现在有必要,吴宥却没办法。他总算是懂了“无欲则刚”的意思,李咎没有欲望,没有软肋,他拿捏不住。

  李咎和城阳回到京城之后,吴宥还在冷眼旁观,其他人早就按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吴宥便也不拦着,就看他们试探试探,也给未来探个路。

  然后,哪还有然后,李咎真就是王八乌龟托生的,比千金小姐还金贵,真个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别说赴宴、嬉游,一向连书信往来都无,京里难得有几个人得了他的回信,全是城阳公主代夫回的。城阳公主从出生起,学的就是官样文字,端正严肃,任谁想挑她一个错都挑不出来,就算是有错,谁又敢挑城阳公主的错!

  因此京里下帖子的人碰了一鼻子的灰,到头也没把李咎从乌龟壳里拖出来,就是用杨老相公的闺女杨青娥与淮南道刺史的婚事去钓鱼,人都没上钩。

  吴宥旁观看得分明,他一向就不觉得这些个小辈能把李咎怎么样,不过还是通过这几个月的时间试出来了,此路不通,另寻他法。

  可是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想呢?

  致仕老相公吴宥陷入了沉思。对手在一个铁桶里不肯出来,他们也攻不进去……

  转眼就是过年了,照例是一次群臣国宴,还带招待番邦使节,标准的九巡九礼的最高级别国宴,然后是一次大规模的家宴,最后是他们小家子的家宴。这次小家宴,三公主倒是带来了秦驸马,看起来秦驸马也乖巧了许多,不过看着夫妻关系依然不怎么样。

  李咎知道城阳私底下教了三公主一些御夫之术,显然有效,李咎暗暗地打探了一番具体情况,竟然得了与自己一向不和睦的秦驸马一通哭诉。

  回家了李咎就觉得庆幸,还好城阳没把那一套用到他身上。那可真是经典熬鹰战术,就算小秦驸马是秦家的嫡长子,在公主跟前一样不好使,过得像正经丈夫还是像小媳妇,全看公主的心情。

  还是陈妃担心女儿惹恼了夫家,又疑心城阳憋坏故意想整他们小夫妻俩,私底下劝着女儿也稍微和缓些,小秦驸马后来才得了喘息之机。不过三公主熬鹰没熬出来,小秦驸马也转不过弯儿来,一个觉得对方毁了自己一辈子,一个觉得对方连句好听的话都不肯说这婚结得实在无趣,这以后夫妻俩始终是淡淡的冷冷的,竟是一辈子也没有和好,百年后连坟墓都没有放在一处,中间隔了十几丈远的距离,用花木修成屏障,示意到地底下也不肯相见。

  话又说回来,虽然婚姻不幸,三公主的寿命却极长,是难得的高寿之人,可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一年的元旦,过得和往常倒没什么区别,就是多了两个小金孙,让皇帝陛下、皇后和秦王走路都带着风,让忠王贤王羡慕得眼睛里长出钩子来,其他的仍是老样子。

  从元旦到元宵,再到皇后娘娘的千秋,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过了正月十六,不几日出正月晦,到了二月里,就是今年的科考。

  李咎总算是走出家门,接了傅贵儿送去考试。

  大雍的科举制度与地球位面的明清区别不大,考试范围都是经义策论,答卷也有了严格的形式。

  傅贵儿的模拟卷,李咎拿来看过,看完就一个感受,还好不用他来考这个,看看那细枝末节,看看那些坑,真是活活的把自己考成傻子。

  这一次考试总共考四门,十二天,最后一场考的是公文写作,李咎看那题,是代拟圣旨,说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国使者来朝,假如举子是礼部主事,请草拟国宴上宣读的圣旨。

  李咎觉得应该不难,这种圣旨都有成例,谈什么事用什么例,格式四平八稳,内容只差查找替换关键词就行。

  听了李咎一席话,城阳当时就乐了,拍着桌子笑道:

  “哥哥你去考这个,怕是能把老学士们气死。真当这么简单呀?这里有好几个坑呢。其一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