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历史军事>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第258章 又遇张赢川

第258章 又遇张赢川

  要不说人们削尖了脑袋上大学呢。

  只要能考上大学,不说毕业以后如何如何好,光在读期间各种针对大学生的补贴,就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管饭不说,还发钱!

  赶上年成不好,即便是何雨弦他们这样城市户口,粮食供应也是一降再降。

  但对于大学生这类未来的国之栋梁,国家从不让其失望。

  无论多困难,高材生的粮食供应自始至终没有短少过半分。

  值得一提的是,从59年开始国家度量衡与国际接轨,16两制正式更改为10两制。

  按规定,在校高材生每月可领取27斤粮食供应。

  按新制27斤也就是270两粮食。

  但学校因炊具刻度未更新,食堂饭票面额仍沿用旧制16两/斤。

  因此,也是一个小漏洞,学生实际领取的是按新制设计的432旧两饭票!

  里外差出去一百多两呢。

  真是赢麻了!

  当然只干饭肯定不行,那不成饭桶了么。

  多少得吃口菜下饭呀。

  何雨弦一行人来到副食窗口这边,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伍了。

  不止新生,就连老生也是在排队。

  副食窗口每个月只开放5天,每月五号以后,再想购买菜票,就得私底下跟同学去交易了。

  老生一号开学,不少人手里还有从家里带的咸菜什么的,所以并没有在开学第一天就急着购买的菜票。

  眼下不买也不行了,再不买这个月都就只能化身干饭人了。

  排队的很多,但办事效率不慢,队伍肉眼可见的前进着。

  大概过了有两炷半香的时间,终于是轮到何雨弦。

  “要什么?”

  “给我来四十张素菜票。”

  怎么也是买的,干脆一下子把这个月的菜票一起都买了。

  何雨弦把绿油油的车工二元递了进去,工作人员唰唰唰的数出四十张菜票,码在一起递出来。

  交易结束,拿着去一遍数,给后边排队的同学让地方。

  就是这么干脆,怪不得办事效率快呢。

  不是何雨弦不想买其它票,买不了呀。

  办事窗口旁边也得清清楚楚。

  素菜票5分一张(限60张/月);荤菜票一角一张(凭户口本可限购3张/月);

  特供票二角(需教授批条);

  总共就这三种选择,除了素菜票,其它菜票何雨弦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新生根本没有购买权。

  虽是如此,但对于大部分新生,甚至大部分在校生来说,有素菜就行。

  有的吃就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

  5分钱打一份菜,每天敞圆了吃也就才花一毛五,饭免费,也就是说在吃的上边,平均一个月只需要花费四五块钱就行。

  国家对于高材生有扶持奖励,从入学开始,每个月都有一定数额的奖励金。

  用土话说就是带薪上学,国家每个月按时按点发工资。

  像何雨弦这种单职工家庭,最次也能申请到丙级奖学金——每月6元。

  而且,因为如今是何雨弦一人挣钱供四人花,他大概率可以申请到乙级奖学金——每月12元。

  至于甲级每月15元的奖学金就不要想了,那是留给真正困难的同学的。

  而且,这个奖学金是除却黑五类身份外,每个同学都可以实实际际领到的,不会出现冒领,或者被人带领的情况。

  以最低等级的丙级奖学金来算,每月6元,足以维持学生每月正常开销花费。

  当然,能维持归能维持,肯定吃的不会太好。

  属于饿不着那种吧。

  ……

  食堂规定文科生11点半就餐,何雨弦来的时候,大膳厅这边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十八个窗口同时打饭,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升天……

  夸张是夸张了点,但食堂的人确实不少。

  主要是因为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食堂就餐,不允许把食物带出。

  此时食堂内吃饭的、打饭的都挤在一个大厅里,这才看着热闹了不少。

  何雨弦举目四望,“嘿,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

  发现目标后,朝着7号窗口方向走了过去。

  一路无视排队的校友,何雨弦径直来到队伍靠前的位置。

  “老张!这么巧啊,在这碰到你!”

  “何雨弦,你也来打饭么?”

  “嗯,到饭点肯定是来吃饭的呀,赢川,咱俩缘分不浅啊,走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