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负责打扫卫生,包括洗碗、烧水等,而叶榆顺手顶多擦了下桌子,便和王老爷子下棋,还有麻雀在叽叽喳喳凑热闹。
王来娣不好意思,让叶保国叶卫国帮忙。
她曾经也觉得男孩子不该做这些,但被叶榆教训过后,俩兄弟不得不勤快,在家里也开始做家务事。
哪怕叶榆不在家,叶保国也能帮忙做个饭,主要还是他的上学越来越闲。
王来娣逐渐“真香”,也一直持续至今。
第104章 “父子”
王来娣本来打算晚上过问一下叶榆的终身大事, 母女俩躲在温暖的被窝子聊。
却发现叶榆睡的是小单间,曾经没有的炕,建上了, 没有的窗户, 打上了, 处处都是生活气息。
她也没打算跟妈住,给王来娣和叶红军单挑了间明亮的小单间。
叶卫国兄弟则睡韩景他们的大单间。
完全找不到机会谈心的王来娣:“……”
行吧, 现也是在小房间, 那就现在聊。
叶榆:“?”
“你都二十岁了,有什么打算没。”王来娣盯着自己貌美如花的闺女, 问。
叶榆:“没呢。”
“白生你这么大人了。”
王来娣白了她一眼, 她不太赞成女儿在乡下把终身大事了结。
说句俗话,她好不容易从泥腿子堆里挣扎着走出去,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又闯入这个漩涡,种过地的人才知种地有多么辛苦。
叶榆忍不住吐槽。
王家沟这地理环境未来哪里会是什么泥腿子,光是这与燕京的距离,未来被并入的可能性很大。
到时候哪怕镇没有并入市区, 也可以搞个农家乐, 有个宅基地都能暴富。
可现在二环三环都有田地,王来娣看不见未来, 仍在balabala说。
叶榆无奈:“……他们见我,要么跟老鼠见猫一样胆小,要么跟鹿见大象一样害怕崇拜,没那个意思。”
“那知青呢?”王来娣觉得,叶榆的终身大事最好跟一同下乡的知青搞。
她觉得那个韩景就不错,干活勤快,嘴巴甜, 人长得牛高马大,叶榆也长得高,两人站在一起很配。
她打听了,韩景是燕京人,这相当于自己女儿没有远嫁,也是嫁到燕京。
虽然自家二闺女和大闺女相比,婚姻算得上幸福。
可王来娣一点不希望叶榆远嫁,万一出了什么事,哪怕小事,她也没法搭一把手,或者说来回不便。
“……”叶榆看了一眼窗户的视线忙角,挑了下眉,回她娘,“没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是父子。”
这给王来娣给干沉默了。
窗外,烧完水后打算来叫王伯母的韩景,气息不止透了两秒。
自打习武后平衡力很好的他当场摔了个大马趴。
韩景:“!!!”
他一时间竟然爬不起来,心跳前所未有地快,脸通红跟喝了几坛烧刀子一样。
明明是零下十几度的寒冬,却觉得热的慌。
韩景吹了好久的冷风,脑子才冷静下来,终于可以停下来思考。
仿佛有一面墙被打破,他也明白自己的心意,可叶榆那一句没有,让他措手不及,越发的冷静。
现在还没有未来“共轭父子”的玩梗。
韩景完全不懂这个梗的好笑,他真的一点不想当叶榆的儿子,他更想要成为她的男人!
晕晕乎乎返回。
走了一截路,终于想起自己的目的,又返回。
王来娣见到韩景还有点心虚,像是那种背后八卦人被当场抓住。
叶榆被瞪了一眼。
王来娣对韩景倒是很好,虽然她不是丈母娘,但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相处越觉得这样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
离开前,还暗示一句,强调:“你都二十了。”
这年头,二十岁姑娘真不算小,乡下地区十八岁嫁人的比比皆是,现在的法定结婚年龄还是女85岁呢,提高至20岁得八十年代去了。
叶榆:“智者不入爱河,共建……”
“别跟我打哈哈。”王来娣对女儿狠劲儿,但却对韩景很客气亲和。
韩景现在则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整个人麻麻的,脑子宕机。
第二日一早,叶榆陪着叶父叶母去给拜访姥爷姥姥。
王来娣知道自己爸妈的德行,礼物不仅备的足足的,还要显摆一路。
势必要证明女儿女婿惦记着他们呢,也让村里人羡慕王老爷子一家。
当然,虽然有演的成分,但也多少有点真情在里面。
王来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