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表妹拎背篓重物,间或把孙子孙女伸向背篓的手给拍了回去。

  这东西本来就是王来娣为他们准备的,叶榆也就爽快地松了手。

  又在刘红梅的介绍下,一一叫人或被叫,把他们称呼与长相对上。

  叶榆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穿过院子,来到堂屋,还未坐下,迎面对上王姥姥的激情表演,拉着她的手又是心肝啊又是啊肉什么的,眼泪更是说来就来。

  梦回大观园经典剧目(bushi)。

  只不过王姥姥演得真,叶榆却不是个会演戏的,或者说对演戏不敢兴趣,神色自若,倒像是在吃瓜看戏。

  这没人配合,戏也唱不下去。

  王姥姥一点也不尴地用手帕擦了擦眼泪,简直收放自如。

  第26章 相信科学

  这个时间正值饭点。

  原本王姥姥王姥爷为招待外孙女备的只有红薯饭, 外加凉拌红薯藤与红薯叶,其中红薯饭还煮得挺稀的,目的在于向外孙女诉说王家的贫穷, 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 真的不能再多一女娃了。

  现在变了。

  看在这坎肩、围巾、手套、冰糖、江米条的份儿上, 肉且不说,怎么说也要加几个鸡蛋, 添一点荤。

  舅妈刘红梅简直就是王姥姥肚子里的蛔虫, 王姥姥眼睛一睁,便知她心中所想, 赶紧领着俩儿媳妇去厨房补救一番。

  捡来四个鸡蛋, 两个打香葱蛋花汤,两个混着韭菜炒,正巧地里的韭菜还剩最后两茬,过两天指不定今年就没了,这样就算有荤。

  最后再加一个白菜冬瓜煮红薯粉,蒸一个大南瓜, 菜也足了。

  如此一来, 堂屋的八仙桌基本能够摆个半满,已经足够丰盛, 又不出格到过于露富,算计的恰到好处。

  叶榆嗅了嗅鼻子,闻到鸡蛋的味道,馋了,话说城里买鸡蛋也不容易,除了贵还需要鸡蛋票,她还是蹭着二姐叶兰相亲蹭了两回, 如今到乡下,怎么也要养几只鸡。

  知情点能养几只来着?

  好像是三只。

  可惜了,要是能多多养的话,她可真想开一个养鸡场、养猪场、养鸭场……吸溜吸溜。

  叶榆想到就问:“咳咳,姥姥,村里有人孵小鸡卖……不,换吗?”

  “现在冬天,母鸡都不怎么下蛋,哪里会抱窝哦。”王姥姥摇摇头。

  叶榆:

  “不能人工孵小鸡吗?”

  一提到孵小鸡,不得不提一下末世人们的辛酸泪,不管种红薯土豆,还是家禽养殖,人们都像是祖宗一样伺候它们。

  等到收获季节,有个拇指头大小的红薯,都会让几十个种植专家和畜牧业专家像孩子一样手牵着手又蹦又跳。

  不是不能异能者干涉,只是异能干涉后的动植物,变异率超高,不一定能食用,即便能正常食用,那味道大概也是一言难尽,味道正常堪比买彩票中特等奖的几率。

  叶榆不是种植专家也不是畜牧业但专家,但曾经因特别想吃鸡肉,整整一个月都在梦见烤鸡、烧鸡、叫花鸡、白宰鸡……

  于是她每天都去希望基地中心的农业厅,认领三颗堪比中阶异兽核的珍贵鸡蛋,盯着它们孵化小鸡。

  盯了许多天,一颗鸡蛋顺利孵化,毛绒绒的小黄鸡多可爱。

  可爱的让人直流口水。

  然而——

  未来畜牧业打破叶榆的期望,这个小黄鸡它长着长着变异了,一下窜两米高,这些天的时间全部白费。

  只能庆幸这种人工变异生物一般来说都不是很强,不会给基地人民造成财产损失,指不定能中奖正常食用呢?

  “咯咯哒!”两米高的‘小’黄鸡扑腾着翅膀叫什么两声,鸡毛糊了叶榆一脸。

  “……”

  非常明白种植学家从地里扒拉出足球大小土豆的绝望。

  还好现在不在末世,叶榆人工孵化的小鸡至少不会变异,烤鸡、烧鸡、叫花鸡、白宰鸡……嘿嘿,嘿嘿。

  “人工孵化?”王姥姥在心里嘀咕,这城里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只听说过母鸡抱窝,难道人竟然也能抱窝?”

  人工孵化技术在这个时代早已出现过,南北方都有,尤其是北方,修了火炕的人家很多,都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热炕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工孵化器。

  只不过因信息传播缺失,很多在未来看起来很普遍的技术,城里人村里人未必知道,很多人孵化鸡也属于巧合。

  而且现在每家每户只能养两三只鸡,能够在春天孵鸡,谁要在冬天孵鸡啊?孵出来的小鸡养不养的活才是关键,冬天天冷食物又少,春天少说靠山便有野菜,王家沟自然也没人搞人工孵化的事。

  叶榆又问:“母鸡都能人怎么不能?姥姥,咱们家有受.精蛋吗?我能不能用换几个?”

  本来还觉得叶榆在胡闹的王姥姥,一听到“换”字,眼睛亮了亮,立马改口:“有的,有的,咱们家里鸡是两公一母,捡的鸡蛋亮光下你一看,绝对能看见黑丝黑点,大多都是喜蛋。”

  只是数量真不多,秋冬天鸡不仅不抱窝,下蛋也减少,这还是他们把鸡养在厨房才有,等第一场雪来,养哪儿鸡都不再下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