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先陪着周小红参观。
得到肯定回答的周小红哈哈大笑,“他做的难看死了,你咋不让我爸给你做一个?”
“这话只有你敢说,我当着他的面都是夸他做的好看。”
薛子兰的大实话逗得周小红笑得前俯后仰,“看吧,就是你们太纵着他了,让他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其实连我爸的小拇指都赶不上!”
走到后院,周小红瞧见摆在墙角的鸡笼,眼睛一亮:“这是我爸做的吧?”
“除了你爸,咱们村还有谁有这手艺?”
“也是。”周小红对自己木匠父亲的手艺很是有几分自豪,“所以你看嘛,我哥的手艺和我爸的手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跟着行舟哥做生意是对的选择。”
提到此事,周小红状似不经意地打探:“我哥他们生意进展如何?”
“我也不知道。”薛子兰面上稍窘,“行舟的生意,我不懂,也就没太多过问。”
“这样啊。”周小红偷笑,“你们小两口还分得挺清呢,听说你最近都在镇上卖菜?你咋不跟着行舟一起去城里帮忙?”
薛子兰自谦:“我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卖菜适合我。”
周小红没再多问,前前后后参观一遍,与薛子兰寒暄两句后,匆匆要走。
她工作的餐馆生意忙,一个月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家里自然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薛子兰没留她。
等人一走,薛子兰赶紧从口袋将那封薛子梅寄给她的信拆开,一行一行仔细认真地看清楚。
信中,薛子梅简单交代一下自身的状况。
她说她在城里一家宾馆找到前台的工作,薪水不错,足够供应她日常开销,节省点甚至还能存下不少的钱。
她说外面的天地很大,赚钱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困难,要是早点出去闯闯就好了,不至于眼皮浅到被别人一瓶花一只包就给蒙蔽。
她还说她在城里生活得很滋润,日子比以前过得有奔头,在村里发生的那点不愉快她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让家里人不要挂念担心。
信件最后,薛子梅添了一句重要信息。
她说某次上班的时候,瞧见张千帆的丈夫带了一位小姐过来开房。
内容戛然而止,薛子梅没对此事评判,也没发表任何意见,好像只是单纯地把这件事讲给自己听。
薛子兰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很久。
也就是说,崔志强不仅有私生子,现在还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
张千帆知道吗?
不行,她得抽空进城一趟,这事无论如何得通知对方。
只是……
万一张千帆知道呢?
想起张千帆上次脸上的淤青,薛子兰捏着信件的手微微颤抖。
崔志强已经做到这个份上,张千帆没有再忍的道理吧?
这样的婚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唉……
薛子兰收起信件,决定还是改天先进城探探口风。
晚上,张行舟回来,薛子梅和她商量改天要进城的事情,张行舟忙问:“进城做什么?”
薛子兰没把真实理由倒出去,只说:“我之前在城里联系了一家有意向订购我蔬菜的餐馆,对方手上估计好几个供应渠道,要私底下比价,说是得考虑几天,我去问问信。”
张行舟有些意外地看向薛子兰,“这么快就把脚步发展到城里去了?”
“没呢,只是一家小餐馆,需求量不大,我开的价格很低,对方才同意考虑。”
思及此,薛子兰挨着张行舟身旁坐下,道出自己的新计划:“咱们家里总共有几亩地?我想都拿来种菜,行吗?”
哟,野心挺大啊。
张行舟一听便明白薛子兰这是想建立蔬菜基地。
他原以为薛子兰会在镇上菜市场租个摊位卖菜,却不料薛子兰的想法朝着蔬菜供应批发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你的想法我百分百支持。”自家媳妇这么有闯劲,他高兴还来不及。
不过……
“咱们家一共十亩地,你一个人忙得过来?”
村里分地按着一人两亩的分法,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人丁,一律两亩。分定田地之后,三十年不动。
他家算上死去的老爸,一共五口人,每人两亩,拢共十亩地。
“不过,再过几年要变成八亩了。”
过几年估计要重新分地,他过世老爸的两亩地要消掉,他二姐嫁进城,两亩地也要消掉,薛子兰嫁进来,新增两亩地。
这样一来,总共是八亩地。
薛子兰一听,瘪起嘴,“怎么还少了两亩。”
张行舟轻笑,凑着她的耳朵呼气,“怎么,想多分点地?我倒是有个好方法。”
“什么方法?”薛子兰下意识问。
“在下次分地之前,咱们多生两个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