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

  酉时正,宁诩到了宫宴举办的正殿。

  殿内诸人皆起身行礼,宁诩一边朝主位走去,一边视线扫过两旁,观察今日宴会入席各人的神态。

  主位左手边,坐着小青、朝中几位负责接待燕国的官员,以及一个熟悉的讨人厌面孔,正是宁诩的那位小皇弟,宁阆。

  宁阆见他入殿,遥遥起身,端起酒杯朝他致意,一双乌溜溜的圆眼睛笑得弯弯,很是高兴的模样。

  宁诩吓一跳,赶紧挪开眼。

  这家伙今晚不会再给他酒里下药了吧?不对,那要是下毒呢?

  这貌似人畜无害的可爱弟弟,为了权势可是什么都能做出来。

  要不是宁阆和那马太监,说不定他就不会有和段晏纠缠不清的这许多孽债了!

  “今夜朕的吃食,让宫人们多验两遍。”宁诩不放心地又叮嘱宋公公一句。

  宋公公以为是因为有燕国的人在宴会上,陛下心中有疑虑,忙点头应了。

  宁诩在正中的主位上落座,简单做了开场白,让宴席开始,又看向右手一侧。

  那边入座的是燕国的一行使臣,以燕国礼部尚书为首,而最前方,则坐着段晏。

  因着宁诩的口谕,纺织司给他赶制了一身藏青镶银边的圆领袍服,略沉的色泽衬得青年的面容愈发白皙,气质如兰似竹,容貌十分出色,宁诩都看了好几眼。

  只是段晏似乎心情不佳,眉心蹙着,像是察觉到宁诩的目光,还抬起睫,冷冷地瞪了他一记。

  宁诩:“?”

  干嘛啊!菜不好吃也要怪朕吗?

  好在段晏虽然看上去很不高兴,但没有其他举动,宁诩索性直接无视了他,转头去和旁边的夏潋说话。

  “小青,待会燕国会将礼单奉上,你再看看有无问题。”

  夏潋侧过身来听他说话,闻言轻点了点头:“臣知道了。”

  宴席中,燕国的礼部尚书觉得位置上有点凉飕飕的。

  奇怪了,又不是数九寒天,怎会感觉身上一阵阵发冷?他纳闷地寻思道。

  紧接着,他又看向旁边一直坐在位上,没什么动作的段晏,小心问:“殿下,您不用些点心吗?”

  “不用,”青年语气凉凉道:“吃不下。”

  燕国的礼部尚书又说:“这昭国的新帝确实目中无人,来了这么久,只顾着和旁边的宠君说话,瞧起来,性情和能力都远不如月前病逝的那一位皇帝。”

  歌舞入场,在祥和的乐器声中,段晏静静听着旁人的话。

  “殿下,臣此趟前来,也承了陛下的嘱托,您如今……”

  而另一边,宣王宁阆在席中坐了一会儿,目光在对面的燕国一行人身上转了一圈,又盯着段晏看了片刻。

  “本王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燕国送来的质子。”他突然开口道。

  一旁侍立的仆从是他从王府中带来的心腹,闻言弯下腰,低声道:“是,王爷,这便是后宫中的段侍君,自入宫以来,共在明乐宫侍寝了两次。”

  宁阆哼笑一声,圆眼睛眯起来:“的确生得芝兰玉树,难怪能勾得皇兄动心。”

  仆从又说:“不过听闻这几日,陛下转而册封了另一位夏良君,是夏御史家的公子,现今就坐在陛下身边呢。”

  宁阆于是又抬头去看上首。

  “姿色也不过尔尔。”他瞧了一会儿,觉得无趣,又把视线落在宁诩身上,道:“本王觉得,这两人都不如皇兄国色天香,这帮人在宫中侍寝,也不知究竟是谁占了便宜。”

  说完这句话,宁阆忽然端着酒杯站起身,笑着说:“本王去给皇兄敬一杯。”

  宁诩正专心干饭,大快朵颐,边上的宋公公暗暗戳了戳他的手肘,低声道:“陛下,宣王过来了。”

  “……”宁诩吃到一半,差点被噎住。

  刚刚拿了清茶解腻,宁诩一抬起眼,就看见自家的黑心小皇弟已经到了跟前,双手捧着酒杯,高声道:

  “臣宁阆,恭贺陛下喜得贡礼,愿我大昭国泰民安,也祝陛下万福千秋,寿与天齐。”

  宁诩摸了酒杯过来,却也不知如何应对他这副虚情假意,只能干巴巴道:“宣王有心了。”

  宁阆仰头将酒一饮而尽,而后又瞅着宁诩的杯子,语气不解:“皇兄不喝吗?”

  宁诩捏紧了酒杯,发现因为他的这番举动,不远处燕国的人已经望了过来。

  不愿意在他国使臣面前暴露出昭国皇族兄弟阋墙的弱点,宁诩抿了下唇,抬眸道:“朕不胜酒力,就喝一两口,宣王不要介意。”

  说完,他举起酒杯,稍沾了沾唇。

  宁阆一直盯着他的动作,见宁诩喝了酒,才重新勾起唇角,语气带笑:“臣弟就知道,皇兄最是心软好说话。”

  而宁诩无力地想,快走吧,朕还想吃饭呢。

  这么大个黑心莲杵在跟前,净倒人胃口。

  宁阆却仿佛察觉不到他的不耐,转而又让宫人倒了新酒,看向旁边的夏潋。

  “这位便是皇兄新册封的良君,夏公子吧?”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