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宁望书城>书库>言情女生>我,孙山,科举> 第764章 孙山就像广南特产---打不死的小强

第764章 孙山就像广南特产---打不死的小强

  孙山把气得快要吐出来的血强制吞下去,继续往下看。

  第七组对照:

  杜六驳:院试,乡试,会试只考一次,一次性过。

  孙山:院试,乡试,会试也是只考一次,一次性过。

  孙山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个《京城小报》的确会找热点。

  他跟杜六驳实在有很多相同点,又有强烈的反差。

  相同点比如他们都是23岁,都是一次性过会试。

  不同点反差太强烈,比如杜六驳次次考第一,孙山次次也考第一,不过倒数。

  更让孙山杜鹃啼血的是外貌对比。

  尼玛!《京城小报》是严重污蔑。

  杜六驳哪里有这么高,他哪里有这么矮!

  孙山承认杜六驳是靓仔一名,但自己也不差啊!哪里有《京城小报》说得那么埋汰。

  经小报一报道,给人印象就是:一个高富帅,一个矮穷矬!

  要不是何书骏几人等着看笑话,孙山恨不得跳脚起来,把桌上的所有东西啊砸碎,发泄心中的郁闷。

  至于找《京城小报》编辑,说说而已,哪里敢找。

  这么有权有势的背景,孙山这个二打六不敢惹。

  孙山怒火中烧地继续往下看。

  第八组对照:

  杜六驳:年幼就读杜氏学堂,年少就读豫章府学,后到白鹿洞书院进学,师从乐庐居士王安义(前兵部尚书)。

  孙山:年幼乡间郑氏私塾,后转进小县洪氏私塾,年少漳州府学,后到岳麓书院进学,师从:无!

  孙山想不到杜六驳的老师竟然是二品大官,啧啧~这师资力量够雄厚。

  当然杜会元本身也够优秀,真金白银从科举走出来,还考第一,不仅勤奋更是天才。

  孙山又看了看自己的资料。

  忽然脑海里蹦跶一句话:郑童生,洪秀才,你们的学堂上头条了。

  啧啧~《京城小报》也太有本事吧,连他曾经在郑氏私塾,洪氏私塾就读过也知道。

  这消息未免太灵通了吧?

  随后孙山眼睛瞥了瞥何书骏几人,这种小众爆料,肯定是他身边的人爆出来,要不然《京城小报》哪里会知道。

  他曾经在府学,岳麓书院就读过,知道也很正常。

  连儿时就读的学堂也知道,未免太离谱了。

  孙山想到跟自己一个地方来老乡只有陆语鸣,莫非是他爆料?

  但不应该啊,孙山又没有跟他一起读过书,只不过是老乡而已。

  孙山到漳州府学就读,陆语鸣就来广州的书院读书,所以他们的交情算一般,只是因为是老乡才有同乡情谊。

  陆语鸣应该不知道他儿时在黄阳县的情况。

  不是陆语鸣,还有是谁?

  何书骏?陈东零?

  孙山摇了摇头,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还有孙山好想知道,爆料的人有没有“爆料稿费”。

  这么挖箱底的消息《京城小报》都知道,更证明这间报社本领非凡。

  第九组对照:

  杜六驳 :未婚,未定亲

  孙山:已娶妻,未育子女

  孙山看完杜六驳和自己的对照后,整个心都早燃烧。

  脑海里奇奇怪怪地不禁地出现:

  “孙山,你上头条了,开不开心?要不要刷“dou”给你冲流量?”

  “血红也好,黑红也好,都是红!”

  “孙山,抓紧机会,争取一炮走红!”

  “千错万错,不要错过泼天的流量。”

  “一二三家人们,上链接!三天走上人生巅峰,三天实现财富自由!”

  孙山赶紧抑压住内心奇葩想法,面无表情地继续往下看。

  然后发现可怜的亚元,可怜的老二,《京城小报》给他的介绍版面小得可怜,字数更可怜。

  只是介绍姓名,年龄,籍贯,会试排名,一笔带过。

  跟孙山,杜六驳的介绍比,简直天壤之别。

  往下看的经魁也一样,寥寥几个字就介绍完。

  前50名,《京城小报》还能给一句话。

  50名的贡士,只留下姓名,排名,连年龄,籍贯都没有。

  可怜见人,跟孙山和杜六驳整个版面的介绍比,那些同年如脚底的尘埃,可怜兮兮地只留下寥寥几个字。

  孙山紧紧地握住报纸,看了许久,一言不发。

  何书骏几人捂住嘴巴,一直在偷笑。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