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维·科恩的声音无比疲惫。
林燃也不好再追究。
他相信,对方确实没有这么说:“那看来我还真得好好准备一下了。
还有五天时间,我想也不一定来不及。”
哈维·科恩本来疲惫的声音,一下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百倍:“教授,你真的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林燃摇头道:“不,不是现场证明,而是这几天想一个比较完备的思路出来。”
电话放下后,林燃长叹一声,看来不得不把弱哥德巴赫猜想给拿出来了。
坐在林燃对面的珍妮问道:“教授,所以你真的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她自然是清楚,林燃要做的,以及报纸上宣传变样后林燃要做的。
纽约时报的澄清文章都是她亲自撰写刊登的。
“唉,试试吧。”
珍妮笑道:“那这些天来纽约的数学家们素数房间没白住。”
林燃问:“素数房间?”
珍妮点头:“没错,我听人说,这几天纽约大学群周围的酒店,但凡是素数房间号都被数学家们给定完了。
尤其是伦道夫数,更是一个不剩。”
媒体把一个数字本身是素数,然后它的每一位组成数字也是素数,这些组成数字不重复,称作伦道夫数。
具体确定,要等到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上确定。
当然,这还不算完,后来有数学家提出一个数本身是素数,然后它的每一位组成数字是素数,最后它任意相连数字组合起来,也是素数,这样的数可以叫做完备的伦道夫数。
这样的数字也称为超级素数。
结果发现这样的超级素数在四位数及以上不存在。
自己给个定义,然后再围绕这样的猜想做个证明,也能发一篇论文。
这就是林燃在数学界的影响力。
和数学王子高斯比起来,数学界都公认林燃离数学上帝这样的名号已经没有任何距离。
而之所以还没给他封上这样的名号,单纯是因为还太早。
大家想等到一个更完美的时候,比如伦道夫纲领被描绘完成,在阿贝尔奖颁发的时候,那样就圆满了。
就像格罗滕迪克在完成了代数几何之后,被封为数学教皇一个道理。
当然,在媒体层面,已经有类似的外号产生,只是离公认还有一些距离。
“本来只是想随便说点东西,但现在看来,随便说点东西是不行的。
到了这个位置之后,所有人都把你给架起来了。
唉,什么是身不由己?这就是身不由己。”林燃感慨道。
纽约数学家大会如约举行。
因为林燃和哥德巴赫猜想被宣传的沸沸扬扬的缘故。
这届的纽约数学家大会,一来各路媒体都派人来了,其中 CBS和NBC都派了一整个直播团队来。
为了现场直播,他们给纽约城市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捐了很大一笔款。
其次,纽约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方是纽约城市大学,今年因为林燃要讲哥德巴赫猜想,哥伦比亚大学非要加一个名字进去。另外就是林燃现场用的黑板必须归他们。
毕竟林燃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最后则是 IBM开出了五百万美元的天价赞助了此次纽约数学家大会,现场随处可见的IBM LOGO。
甚至就在门口签到处,摆了 IBM的深蓝人工智能,提供给数学家们进行对弈。
林燃在看到 IBM的深蓝之后,有了新的想法,觉得明年或者后年可以试试看。
因为林燃也要讲哥德巴赫猜想的缘故,所以由陈景润做开幕的学术报告,讲自己关于 1+2的成果。
不得不说,无论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个大成果,值得现场所有数学家鼓掌,为之欢呼的成果。
但因为林燃在他后面的缘故,所以大家的掌声显得有些敷衍了。
陈景润下来之后,看着林燃光是起身,掌声就没有停过,他内心不由得感慨,和教授比起来,自己差的实在太远了一些。
“好,刚才陈讲的非常好。
让我们为他鼓掌,作为华人同胞,我认为这个成果值得一个菲尔兹。”
陈景润此时实际年龄才32岁,哪怕他以陈德辉的身份调高了年龄,两年后1968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也没有到四十岁。
林燃话音落下后,先是礼貌的掌声,然后是迟疑。
1964年和1968年连续两届的菲尔兹都要给华人?
哪怕陈景润的成果,绝对够得上菲尔兹,还是会让很多人迟疑。
考虑到这话是林燃说的,又有一定份量。
数学只是数学,但数学家可绝不仅仅只是数学。
一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