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王氏看他蓬头垢面的嫌弃极了,打出一张叶子牌:“你不还天天翻屋顶吗?”
赵淩不敢吱声:“我去外面瞧瞧。”
赵婉蓉看赵淩跑出去, 疑惑:“四哥都要考试了,怎么不去爹那儿?”
今天管博澹、魏学海等一干师门的人都来了家里, 赵辰等人全都逮着大佬们问东问西。
赵王氏打出一张牌, 完全不用去想:“你瞧你四哥像是个读书的人么?”
“四哥不就是个读书人,怎么叫像一个读书人?”赵婉蓉不理解。
她很喜欢四哥写的那些小论文,还经常蹭赵淩的实验室捣腾各种小玩意儿。
“他思路不太一样。像你之前不是说要有马场?我们的想法都是让你嫁一个家里有马场的,你四哥的想法是给你弄个马场当嫁妆。”具体到马场这件事情上, 虽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了赵婉蓉的愿望, 而且嫁给了顾枋这个二皇子,赵婉蓉将来只需要担心有钱没处花,而不用担心买一匹马都要小心。
同样一件事情, 赵淩的解题思路不太一样。
管博澹等人,全都是很正统,也是相当传统的那一派。
赵淩有点自成一派的样子。
赵王氏猜, 可能跟赵淩经常待在御书房里,被皇帝逮着问策和指点的次数太多造成的。
葛姨娘拍了拍搂着狗的女儿:“你啊,也算是柳暗花明。在家里多当两年小姑娘,不过等过完年应该要学规矩了。你要是进宫学规矩,正好跟你爹你四哥一起。”
赵家自己家里,平时行事是比较随便的。
大部分规矩是做给外人看的。
宫里面的规矩,肯定和赵家的不一样。
赵婉蓉嫁给二皇子成为皇子妃,将来二皇子封王之后就是王妃,不仅自己要有规矩,还得给别人立规矩。
这里面的规矩,待人接物仪态等等只是小节,怎么协助一位王爷来管理封地,并且加强忠君思想的教育才是重点。
现在大家都在年假,不过赵淩这个常年在文华殿里上课的人,已经列了一个大致的课程表。
赵婉蓉感觉都是小意思:“宫里头应该会派女官来,平时还得去宫里头上课。到时候我就可以去宫里头跑马啦~”
赵王氏也觉得那些课程,家里面几乎都教过,没教过的学起来也简单:“你的嫁妆得重新准备了。”
原先那些嫁妆是赵家女的,现在赵婉蓉的嫁妆得是皇子妃的。
葛姨娘皱眉:“总共就两年时间,怎么来得及?”
“来不来得及的,宫里头疼去。淑妃娘娘不是说了,她那边来准备。我们这边多给些体己就好了。”赵王氏倒是想得开,“原先那些田宅铺子,以后你也不一定能管得到。现在王爷都得去封地,等你成亲之后,也不知道能在神都待多久。身边多放些钱,以后到了封地再做打算。最好让你哪个兄弟去你们的封地当地方官,相互之间有个照应,递个消息也便利。”
她这么说是完全有可能的。
几个儿子、侄子、外甥,这两年应该都会陆续外放。
只要运作得到,完全有可能和赵婉蓉在一个地方,或者是在相邻的地方当个县令之类的。
葛姨娘是完全没想到这一点,听赵王氏这么一说,感觉一下子放心了不少。
她总共就赵婉蓉这么一个女儿,对于女儿变成准皇子妃忧虑大于欣喜。
她的想法和赵辰很接近,恨不得女儿嫁得越近越好。
“你以后在封地安顿好了,我得过去看看。”不然没法放心。
赵婉蓉大大咧咧地“哦”了一声:“那我得好好搞个马场和校场。”
赵王氏想说怎么这般没志气,一想以当今陛下的心态和如今顾家宗族的样子,确实当个没志气的闲散王爷最好。
她现在也不指望家里子女个个有出息,能平平安安最好。
外放也好,就封也好,待在外面比待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要自由些。
赵淩出了门,感觉街道上空荡荡的,一时间也不知道往哪儿去。
常威和一个家丁提着个桶出来放在板车上,看到赵淩一个人在门口东张西望,顿时警惕起来:“四郎,你干嘛?”是准备出去迷路吗?
赵淩:“……”这语气是肿么肥四?
算了,大过年的,他不计较。
“你们干嘛呢?”
常威把大木桶的盖子打开给他看:“炖了些热汤,送去给慈幼院。”
“我也一起去。”赵淩想看看慈幼院这个年过得怎么样。
年前他脚崴了,都没去过。
常威只要他不乱跑,那就怎么都好:“那你在门房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拿大氅和手炉过来。”
赵淩去的话,得再套一辆车。
常威、常大力和来福,又带上两名家丁,跟着一起去慈幼院。
赵淩还没下车就听见一阵喧哗和哭闹,掀了帘子跳下车,就见一个壮汉手上拿着几件棉袍从慈幼院出来,对身后啐了一口:“撒手!几个老不死的也配穿这么厚实的棉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