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业的工作,让方子业去急诊科。
廖家园赶紧出面打圆场:“周教授,这术业有专攻,我们医院既然划分了不同的专科,那就有各个专科不同的重心和任务。”
“急诊科固然重要,但我们骨科的门诊量也是实打实的老百姓来求诊的。”
“我们不能顾己失彼了。”
“不过按照周教授您的说法,以后我们急诊科的抢救率,可能就会一直稳定在这个月的报表比率上,而不会一直稳定在上个月的百分之三点一?”
周建平摇头:“那是不可能的,廖院长!”
“如果廖院长您非要要求这样的数据,那我和陈主任就只能引咎辞职,等待医院的处置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一个科室的整体水平就放在这里,你想要跨越水平的异想天开?
廖家园深吸了一口气:“我不是为了追责才如此问,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周教授和陈主任的水平,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也是希望你们可以把急诊科发展得更好嘛。”
“医疗安全是医院运行的最低底线,换一种说法就是,追求更低的抢救死亡率,是我们每个医院所追求的根本。”
“而要为了这样的根本,我们需要全面考虑。”
“器材、高效药物、高水平医师。”
“我们不仅要引进水平好的医生,也要考虑着不断地培养更加优质的学员出来,将他们带成更加成熟,水平更高的医生,如此不断良性循环,才有可能把死亡率的‘价格’打下来……”
“新院区还非常稚嫩,还需要依托各位主任,各位教授鼎力发展,才有可能进入到成熟期,才有可能趋近于稳定期。”
“虽然说,我们要保证医疗质量,但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下病种质量的。”
“不能为了做数据而做数据,我大概看了一下,我们新院区的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量,与本院区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包括内科的病种结构,也不如本院区丰富……”
廖家园提起这个,让医务科的郑炯眉毛快速耸动:“廖院长,我们新院区是从本院区分过来的,大教授和老主任们可都没来。”
“不然他们临时过来后又离开,这样的数据就更加不真实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新院区的很多科室都是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带组,只有一两个主任医师和教授过来做病区主任。
你要用这样的医师结构去与本院区基本上全部是教授和主任医师的团队比?
那你还不如期待中南医院新院区直接把京都协和医院操翻算了,反正都是在异想天开。
廖家园转头道:“人事科那边的人材引进,有人投简历么?”
新院区虽然从本院区独立了出来,但人事科都是统一的,并没有新建分科室。
院长办公室的一个人道:“投简历的人不少,可质量好的基本上没有,投简历的多是本省一些地级市医院的主任。”
“而如果有好的,本院区也会优先考虑了。”
“更多的简历,都是应届和往届博士,以及一些中级职称的主治。”
副高职称,哪怕是副主任医师,大多都是一些医院的核心骨干,甚至是地级市医院和县医院里的领军人才。
可不会轻易走动。
像知名的大教授,那更是各大医院挖锄头的香饽饽,真遇到了好的人才,本院区也不会视而不见!
“唉…要人不给人,想找几个人还得吃剩下的,这个院长太难当了!”廖家园听到这里完全泄气了……
方子业在手术周转等待下一个病人开台之前,接到黄晓薇的电话后,笑着道:“搞临床就要承担临床的压力和责任,搞行政也要承担起行政相关的压力。”
“大家都是牛马,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除了少数的咸鱼岗之外,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护士长,那廖院长没多说什么吧?比如说真让我去急诊科什么的……”
方子业这边才安定下来,可不希望廖家园脑门子一热发什么疯。
不管什么情况,急诊科和儿科,方子业都是不可能去的,哪怕是改行,都不去这两个科室。
临时承担一些急诊抢救任务与去这两个病区工作,是两回事。
“那没有,方主任。”
“廖院长也没同意周建平教授的提议,这种提议都提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这么无疾而终。”
“但陈国锋和周建平教授两人却每次都会提一下,估计是真为了挖方主任您,另外也是为了解释自己科室目前的人手不足而诉苦。”黄晓薇帮着分析了一句。
“谢谢你啊,薇姐。”
“我这边快要开台了,您先回病房里去,以后有空了我们再聊。”黄晓薇既然没有其他要紧的事情,方子业这边就主动结束了话题。
挂断电话后,方子业的眉头瞬间紧皱起来!
低声喃喃道:“廖院长啊廖院长,你可不要为了什么数据好看就搞什么幺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