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白皮的,有红皮的,能吃的部分也是地里挖出来的……”方荷绞尽脑汁回忆着比划。
主要她也没见过地里的红薯长啥样,只能说自己知道的。
“但金薯的瓤儿也是金黄色的,用火烤了,香甜无比,据说还有糖心能流油,好吃到人舌头都能吞进去。”
越说越想念红薯,方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尤其是到了冬天,要是能一遍烤火一边考地瓜,日子不知道多美哩!
康熙对各地进上来的折子大多记得很清楚,尤其跟民生有关的。
他思忖片刻,笑道:“这应该是福建一带的金苕,那东西在北方不好种活,而且吃多了容易胀气,口感好像也没你说的那么好吧?”
各地官员既然进折子上来,自然不会空口白牙地说,那金苕也曾送进宫里几筐,不管是水煮还是熬粥,都没有稻米口感好。
至于火烤……味道总不会变太多吧?
方荷心里直呼这些人暴殄天物,吃多了胀气,那不会轮着吃吗?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她鼓了鼓脸儿,继续说另一样,“金米才是最厉害的。”
她比划着玉米的模样,“只有这么大小一个,就能有几百粒种子,种下去,每颗种子都能再长出这么一个金米。”
“据说跟稻米一样好吃,简直就像天上掉馅儿饼一样,那行商的老祖宗才叫其金米。”
看起来,方荷似是说者无意,康熙这听者却上了心,最后一样他印象里倒是没有。
但他立刻反应过来,“若真是如此天赐之物,那行商的祖宗发现了,还能记载传于自家后人,也有法子避免中毒,为何没有在自家土地中,反倒还要后人到海岸那边去寻?”
还有人傻到会连老天爷真赏饭吃,都不要?
康熙觉得,要么这老祖宗是个天大的傻子,要么就是那‘行商’在方荷面前吹牛。
方荷愣了下,不是,听人说小道消息,你都这么讲逻辑?
她赶紧端起碗喝了口汤,“这……当时我也就顺便听了那么一耳朵,我记得,好像有人也这么问来着。”
如果这几样东西真能推广开,一来百姓日子会更好过些,二来她家啾啾的辅食就有谱了啊!
她低着头含混不清道:“怎么说的,我有点记不起来了,等等,我想想……”
你等我给你现编啊!
第92章
不等方荷想出该怎么编, 康熙就体贴地应下,会叫人将这三样东西找到运来京城。
方荷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烤红薯、土豆泥还有玉米烙……都妥了哇!
一直不动声色打量着她神色的康熙,心里松了口气。
实话说方荷真生气的时候并不多, 多数时候都特别能屈能伸。
但她一生气, 康熙总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这甚至叫他自个儿都有些想不明白的匪夷所思。
不过,方荷消了气, 殿内气氛反而更尴尬了些。
她已经提前说过,用完膳就请这位爷离开诶。
方荷这会子倒不介意他留下,正好问问多久能把金薯和金蛋给送到京城来。
但见康熙只笑吟吟看着她, 偏不吭声,方荷却怎么都开不了口,问就是阶段性要脸。
喝了盏消食茶, 见康熙依然气定神闲坐着, 方荷站起身。
“我去瞧瞧啾啾, 她这会子差不多该醒了。”
溜了溜了,认错什么的, 她担心太费手, 还是让时间来化解尴尬吧。
康熙却跟着起身,“朕与你同去。”
方荷:“……”
两人一起来到东偏殿, 啾啾也没给方荷这个当娘的面子,许是半下午放屁太耗费力气了,她已经吃过奶睡着了。
方荷上前探了探啾啾跟藕节一样的脖颈, 还有小手,见都很干爽,夸了奶嬷嬷几句, 没多耽搁就出来了。
康熙依然沉默跟在她身后。
方荷心里冷哼,不长嘴就算了!
她干脆利落转身福礼,微笑:“臣妾恭送万岁爷。”
康熙笑着拉住她的手进殿,“不气了?”
方荷顾左右而言他,“能见到三样黄金粮,臣妾高兴还来不及,时辰不早了……”
“你们都退下。”康熙笑着打断她的话,对梁九功等人吩咐。
然后方荷就眼睁睁看着,翠微比梁九功跑得还快,云崖馆其他的宫人也都差不多。
她有些哭笑不得,晚膳前她说话的语气很温柔啊,他们就这么怕自己和康师傅吵架?
康熙拉着方荷在软榻上落座,却不叫她坐下,将人困在退间。
“跟朕说说,你在气什么?”
避无可避的方荷,挠了挠脸颊,无奈只好解释。
“我真没生气。”
“我只是……”她深吸了口气,“只是发现,哪怕我不过问外头的事,不探听您和